[实用新型]手机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1162.3 | 申请日: | 2017-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7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甘海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闻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18 | 分类号: | H04M1/18;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李丙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机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了新时代不可或缺的一种设备,它不仅是一种通讯工具,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的增多以及屏幕尺寸的不断增大,手机在运行过程中无疑会产生较大的热量,现有的智能手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均会出现手机发烫的问题,特别是手机后壳部分。手机发烫并且散热不及时不仅会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更为严重的是,手机内部的电子元器件容易在高温下产生损坏,进而严重影响手机的使用寿命,用户需要对此买单,这无疑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而现有的手机壳均是为了减少手机掉落产生损坏以及增强手机的个性和美观性而设计的,且由于手机壳的材质一般为高分子塑料类,导热性能差,因此存在散热困难的问题。
同时,由于现有的手机壳多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手机壳的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特别是当手机壳外侧喷涂有图案的情况下,耐磨性较差会使带有图案的图层很快被磨损掉,用户不得不更换手机壳,缩短了手机壳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降温功能不佳和耐磨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机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填充有吸热物质;所述壳体外侧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为SiC和Al2O3层,SiC和Al2O3的重量比为1:3~1:5。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拼合后形成所述散热腔,所述下盖上设有溶液注射孔。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吸热物质为十水硫酸钠、三水醋酸钠、六水氯化钙、磷酸氢二钠、十八烷或二十烷中的任意一种。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和所述耐磨层之间还依次设有硅胶缓冲层和UV漆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UV漆层的厚度为15-20μ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的厚度为5-10n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外侧设有抗菌层。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抗菌层为银层,所述抗菌层的厚度为1-2μm。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部还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散热腔的外围,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上固定块、缓冲弹簧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均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缓冲弹簧分别与所述上固定块和所述下固定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其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壳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散热腔,所述散热腔内填充有吸热物质,该吸热物质能够有效吸收手机散发出的热量,实现对手机的降温;同时,壳体外侧的耐磨层为具有特定的原料配比的SiC和Al2O3层,SiC和Al2O3均为高硬度的材料,硬度高、耐磨性好,经不断试验总结发现,采用重量比为1:3~1:5的SiC和Al2O3作为耐磨层不但能够使手机壳的耐磨效果好,还能使成本相对较低,且使手机壳具有独特的颜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中的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图1中手机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图1中手机壳的剖视图。
图标:1-壳体;2-散热腔;3-上盖;4-下盖;5-溶液注射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闻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闻耀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1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光手机背壳
- 下一篇:一种电子移动终端保护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