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醒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2616.9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7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宪 |
主分类号: | A47J43/00 | 分类号: | A47J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晶;郭佩兰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体 中心部 醒酒装置 球曲面 筒体 横向连接 筒体内壁 穿孔的 开放状 扩散器 上端 杯子 穿孔 杯口 复数 界定 下端 环绕 垂直 延伸 | ||
一种醒酒装置,包括有一中空的筒体,其具有呈开放状的一上端及一下端,其中下端可与一杯子的杯口结合;筒体的内侧设有一扩散器,其具有一横向连接于筒体内壁的盘体,界定此盘体具有一中心部,此盘体形成以中心部朝下端的方向突伸的球曲面,且盘体设有复数个环绕中心部的穿孔,其中各穿孔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位置的球曲面垂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酒器有关,尤指一种醒酒装置。
背景技术
酒(尤指葡萄酒)在饮用前,若先经过醒酒的处理,将能激发酒的香气以及软化酸涩的口感,进而使酒喝起来更加醇美。醒酒的原理在于使酒液接触空气而令其适度的氧化,因此市面上出现的醒酒装置皆以此原理进行结构设计。
一种已知的醒酒装置如图10所示,其具有一管状本体4,内部设有由一呈锥形的酒液流道41及一空气流道42所构成的T形流道,在使用时将该本体4插设于酒瓶的瓶口5,令该酒液流道41连通酒瓶,则在倒酒时酒液将通过该酒液流道41流出,同时利用文氏管原理将外部空气吸入该空气流道42,并与该酒液流道41中的酒混合,以达到醒酒作用。
但酒瓶的形状设计为其质感的重要因素,因此酒瓶的形状各自不一,其瓶口5的尺寸也不具有统一的规格。然而上述已知醒酒装置仅能适用于瓶口5尺寸与该本体1相对应的酒瓶,否则无法固定于酒瓶上,故其泛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醒酒装置,其设于酒杯上,而可泛用地承接各种不同形状酒瓶的酒液并对其进行醒酒。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醒酒装置利用外扩式的穿孔使酒液形成外扩的流动,藉以增加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及时间,提升醒酒效果。
为达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醒酒装置,其包括有:
一中空的筒体,其具有呈开放状的一上端及一下端,其中该下端可与一杯子的杯口结合;
一扩散器,其设于该筒体的内侧;该扩散器具有一横向连接于该筒体内壁的盘体,界定该盘体具有一中心部,该盘体形成以该中心部朝该下端的方向突伸的球曲面;该盘体设有复数个环绕该中心部的穿孔,其中各该穿孔的延伸方向与其所在位置的球曲面垂直。
其中,该上端的口径朝上渐扩;该下端设有一螺纹段。
在一实施例中,各该穿孔形成圆孔。
在一实施例中,各该穿孔包括有圆孔及弧形长孔,其中弧形长孔位于圆孔的外侧。
在一实施例中,各该穿孔形成扇形孔,且各该穿孔的两侧形成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提供一种醒酒装置,其设于酒杯上,而可泛用地承接各种不同形状酒瓶的酒液并对其进行醒酒。此外,本实用新型的醒酒装置利用外扩式的穿孔使酒液形成外扩的流动,藉以增加其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及时间,提升醒酒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已知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宪,未经刘昌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2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厨房护指器
- 下一篇:摇奶筒、奶瓶保持组件及卧式母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