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2927.5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7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龙春平;马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G02F1/13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阵列基板 显示面板 扇出线 显示区 信号线 并排设置 第二信号 非显示区 显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 高分辨率 引线连接 制备工艺 良率 异层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且并排设置的多条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条引线和多条扇出线;每条信号线通过与其对应的引线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扇出线;所述多条扇出线并排设置;其中: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所述多条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对应的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对应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为异层设置。上述阵列基板有利于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设计,且其制备工艺良率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具有轻薄、低能耗、体积小等一系列优点,液晶显示屏幕目前已被大量地用作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及个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屏幕一般包括有源矩阵阵列基板、彩色滤光基板以及液晶层三部分,其中,有源矩阵阵列基板与彩色滤光基板对向组装,液晶层位于有源矩阵阵列基板及彩色滤光基板之间,通过有源矩阵阵列基板中的有源元件可以调节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指向,即可调整透过液晶层的光束强度以显示出影像。
现有技术中,有源矩阵阵列基板包括多条栅线、多条数据线以及电性连接至对应的栅线及数据线的多个像素单元;在有源矩阵阵列基板的四周边缘区域需要布置栅线、数据线等信号线的走线,以将信号线连接至键合盘,并通过键合工艺与控制电路芯片连接,从而实现对像素单元的信号控制。目前,由于显示面板的分辨率越来越高,各种信号线也越来越密集,从而,阵列基板四周区域的走线也越来越密集,为了保持各走线的良好导电性以及均匀性,现有技术采用又宽又长且呈蛇形延伸的密集走线,然而,这种设计非常不利于窄边框显示面板的实现,并且,又宽又密集的走线布置使得相邻信号线之间很容易发生短路或者集中断路,从而容易导致工艺良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高分辨率设计、且工艺良率较高的阵列基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阵列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且并排设置的多条信号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多条引线和多条扇出线;每条信号线通过与其对应的引线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扇出线;所述多条扇出线并排设置;其中:
所述多条信号线包括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
所述多条引线包括与所述第一信号线对应的第一引线以及与所述第二信号线对应的第二引线;所述第一引线和所述第二引线为异层设置
上述阵列基板中,并排设置的信号线被区分为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且每条第一信号线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一引线和与其对应的扇出线相连,每条第二信号线通过与其对应的第二引线和与其对应的扇出线相连;
由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分别设置在不同层,进而,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相互间可以产生重叠,从而,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的宽度可以大于信号线以及扇出线的宽度,第一引线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二引线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大于信号线之间的间距以及扇出线之间的间距,进而,非常有利于信号线的密集设计;
并且,增大引线的宽度可以降低引线的电阻并提高引线的均匀性、增大引线的间距有利于降低引线之间的短路几率,从而有利于提高阵列基板的工艺良率;
另外,第一信号线和第二信号线交替设置可以便于第一引线和第二引线排列设置的规律性和均匀性,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引线的均匀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阵列基板的工艺良率。
综上,上述阵列基板非常有利于显示面板的高分辨率设计,并且,该阵列基板的引线电阻较低、引线均匀性较好、走线短路几率较小,工艺良率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29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