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3282.7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86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王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G06F13/38;G06F13/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涛,汤在彦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串行 接口 绝对值 编码器 模拟 装置 | ||
1.一种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板卡上的主控芯片、命令拨码器、过程现场总线地址拨码器、用于连接外部控制器的编码器接口、用于连接过程现场总线网络的过程现场总线网络接口、并转串芯片电路、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以及两个隔离芯片电路;
所述主控芯片分别与所述命令拨码器、过程现场总线地址拨码器以及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连接;
所述编码器接口通过所述并转串芯片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接口通过所述两个隔离芯片电路与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通过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两个隔离芯片电路以及过程现场总线网络接口与过程现场总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主控芯片通过并转串芯片电路和编码器接口与所述外部控制器进行数据通信,并向外部控制器输出SSI编码器的模拟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板卡包括有用于为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提供供电信号和供电参考地信号的金手指;所述金手指直接与外部仿真计算机连接,或者所述金手指通过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扩展坞与外部仿真计算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串转并芯片电路以及数码管显示装置;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通过所述串转并芯片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包括DB0-15数据接口、AB0-10地址信息接口、TxD数据输出接口、RxD数据接入接口;
所述DB0-15数据接口与主控芯片的IO输入输出管脚连接;所述AB0-10地址信息接口用于加载主控芯片的地址控制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隔离芯片电路的结构相同,所述隔离芯片电路的隔离芯片包括VDD1电压接口、VIC接口、VOD接口、VDD2电压接口、VOC接口、VID接口;
所述VDD2电压接口用于加载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的3.3V电压信号;所述VOC接口连接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的RxD数据接入接口;所述VID接口连接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协议芯片的TxD数据输出接口;所述VDD1电压接口用于通过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接口加载过程现场总线网络的5V电压信号;所述VIC接口和VOD接口通过所述过程现场总线网络接口连接过程现场总线网络的差分信号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转串芯片电路包括多个并转串芯片;所述并转串芯片包括SHCP接口、SDA接口、A-H信号输入接口、Q信号输出接口;
所述SHCP接口用于通过所述编码器接口加载外部控制器提供的CLK时钟信号;所述A-H信号输入接口用于加载主控芯片的数据信号;所述多个并转串芯片串接,其中前一个并转串芯片的Q信号输出接口与后一个并转串芯片的SDA接口连接,直至多个并转串芯片中的最后一个并转串芯片的Q信号输出接口通过所述编码器接口与外部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串转并芯片电路包括多个串转并芯片;所述数码管显示装置为多个8段LED数码管;所述串转并芯片包括SER信号接口、QA-QH输出接口以及QH′输出接口;所述QA-QH输出接口与各自对应的8段LED数码管连接;
所述多个串转并芯片的第一个串转并芯片的SER信号接口用于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在各串转并芯片中,前一个串转并芯片的QH′输出接口与后一个串转并芯片的SER信号接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同步串行接口绝对值编码器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现场总线地址拨码器采用两个16位圆形拨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瑞达电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32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