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测试探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3477.1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5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黎;陈金华;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蜀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67 | 分类号: | G01R1/067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伸缩 测试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测试探头。
背景技术
当进行绝缘子检修时,电工在检测绝缘子时将绝缘子设置在绝缘操作杆的一端,操作人员通过操作杆将绝缘子伸向绝缘子的检测位置进行检测,当需要变换检测器的角度时,现有的检测器在每变换一个角度时都需要将检测器收回调好角度,再次将检测器伸出进行检测,检测过程繁琐,电工在高空中做越多的动作,相应的危险系数就越高,现有的测试装置或测试手段,存在较高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测试探头,提高绝缘子测试过程的灵活性,安全性,降低测试人工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测试探头,包括:观察腔、放电针、转盘、齿轮和探触针;所述探触针在转盘上;所述转盘与齿轮连接,齿轮与传动装置连接,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转盘以及设置在转盘上的探触针,能够度旋转;所述放电针在观察腔中,并与探触针电气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绝缘杆,所述第一绝缘杆为空心绝缘杆,并与所述观察腔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空心绝缘杆内,嵌套第二绝缘杆,第二绝缘杆的一端连接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与齿轮连接,能够旋转驱动转盘。
所述第二绝缘杆的一端连接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包括能够与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在第一绝缘杆上设置微型电机,通过调节微型电机转速控制第二绝缘杆旋转。
进一步地,在第一绝缘杆上设置齿轮链条,通过调节齿轮链条控制第二绝缘杆旋转。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杆为环氧树脂绝缘杆。
进一步地,第一绝缘杆的直径与第二绝缘杆的直径大小差别在5~10mm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与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盘可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放电针设计在观察腔中,便于对放电过程观察和分析,防止因为天气、现场操作条件等因素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在大量绝缘子检修过程中,降低了误报率和漏检率。
(2)操作人员可以远距离操控该探头,调整角度,减少了高中作业中操作人员的测试动作,提高了安全性,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
(3)探触针准确接触绝缘子后,放电针在观察腔中发生间隙放电,探触针的结构便于在高空定位绝缘子,与探触针电气连接的后端观察腔,提高了响应速度。
(4)可以通过设置观察腔的位置,便于操作人员容易观察到火花放电图像和便于听到火花放电声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中,101-观察腔,201-第一放电针,202-第二放电针,301-第一导线,302-第二导线,401-齿轮,402-第三导线,501-第一探触针接触点,502-第二探触针接触点,601-第三探触针接触点,602-第四探触针接触点,701-第四导线,801-转轴,901-盖板,902-转盘,903-第一探触针,904-第二探触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可旋转伸缩的测试探头,包括:观察腔101、放电针、转盘902、齿轮401和探触针;探触针在转盘902上;转盘902与齿轮401连接,齿轮401与传动装置连接,在传动装置的传动作用下,转盘902以及设置在转盘902上的探触针,能够360度旋转;放电针在观察腔101中,并与探触针电气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将放电针设置在观察腔101中,当电工在高空中测试不同位置的绝缘子时,随着转盘902的旋转,观察腔101中的放电过程不会受到干扰,保证测试过程的高准确度,降低测试误报、漏报率。
实施例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绝缘杆双套旋转传动来驱动转盘902,包括第一绝缘杆,第一绝缘杆为空心绝缘杆,在空心绝缘杆内,嵌套第二绝缘杆,第二绝缘杆的一端连接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与齿轮401连接,通过驱动第二绝缘杆的传动装置(例如设置一个机械齿轮或微型电机)来驱动转盘902,提供探触针旋转所需的动力。在使用机械齿轮驱动转盘902时,还包括设置有齿轮链条,使用微型电机驱动转盘时,设置相应的电池,一般为微型电池,,或者与外部驱动装置连接,例如与无人机设备的运动控制驱动接口连接等。
实施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蜀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成蜀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3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