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膏药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3787.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日阳;秦军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知桥律师事务所 33256 | 代理人: | 王梨华;陈丽霞 |
地址: | 31000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膏药贴 本实用新型 弧形凹槽 向内 关节 皮肤 局部皮肤 身体皮肤 引起疼痛 基底层 灵活的 药物层 粘贴层 排布 起皱 牵拉 贴合 拉扯 粘贴 契合 平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贴,公开一种膏药贴结构,包括膏药贴,膏药贴包括基底层、药物层和粘贴层至下而上依次排布,膏药贴呈椭圆形,膏药贴中间有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向内的弧形凹槽。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膏药贴中间有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向内的弧形凹槽,来根据身体不同位置的进行选择,可以较好地贴合在使用者的皮肤上,特别是关节处的皮肤,不会随着身体皮肤的拉扯,导致膏药贴起皱、脱落;同时根据使用者不同的体形,来选择特定大小的膏药贴,使膏药贴能平整、紧密地与患处粘贴,更加契合关节灵活的活动,可避免对局部皮肤牵拉,甚至引起疼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膏药贴,尤其涉及了一种膏药贴结构。
背景技术
药膏贴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多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炎或跌打损伤等。现有的普通药膏贴是长方形打孔设计,对于膝、髋、踝等下肢大关节部位以及肩、肘、腕关节部位,敷贴时往往因为这些部位的活动造成影响,限制了其活动范围。对于手足的小关节部位,更是无法方便敷贴,起皱、重叠更为明显,因敷贴并不平整,使药效无法均匀达到治疗部位,从而影响人们对此类疾病的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膏药贴结构,可贴在人体多种部位,不易脱离患处皮肤。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膏药贴结构,包括膏药贴,膏药贴包括基底层、药物层和粘贴层至下而上依次排布,膏药贴呈椭圆形,膏药贴中间有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向内的弧形凹槽。
作为优选,膏药贴上设有贯穿的通气孔,通气孔均匀分布在膏药贴上,通气孔的孔径为10~50um。
作为优选,膏药贴边缘弧度平滑、连续,使得膏药贴不容易被衣物贴住而脱落。
作为优选,粘贴层为水溶性压敏胶层。
作为优选,基底层和药物层均为1~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膏药贴中间有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向内的弧形凹槽,来根据身体不同位置的进行选择,可以较好地贴合在使用者的皮肤上,特别是关节处的皮肤,不会随着身体皮肤的拉扯,导致膏药贴起皱、脱落;同时根据使用者不同的体形,来选择特定大小的膏药贴,使膏药贴能平整、紧密地与患处粘贴,更加契合关节灵活的活动,可避免对局部皮肤牵拉,甚至引起疼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膏药贴结构中双侧弧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膏药贴结构中单侧弧形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膏药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膏药贴、11—粘贴层、12—药物层、13—基底层、2—弧形凹槽、3—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膏药贴结构,包括膏药贴1,膏药贴1包括基底层13、药物层12和粘贴层11至下而上依次排布,膏药贴1呈椭圆形,膏药贴1中间有一侧或者两侧设有向内的弧形凹槽2。
膏药贴1上设有贯穿的通气孔3,通气孔3均匀分布在膏药贴1上,通气孔3的孔径为10~50um。膏药贴1边缘弧度平滑、连续,使得膏药贴1不容易被衣物贴住而脱落,粘贴层11为水溶性压敏胶层,基底层13和药物层12均为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市中医院,未经杭州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37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