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散热PCB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5502.X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8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方显敏;袁蓉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正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11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pcb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CB板,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散热PCB板。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众所周知,电子元件在工作过程中是会产生热量的,而市场上的一些PCB板的散热性不佳,导致PCB板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过热现象,导致PCB板损坏,因此过热问题成为了限制PCB应用领域一个迫切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4046923U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散热PCB板,在绝缘层和散热层之间设有散热芯,该散热芯包括芯杆、芯枝和芯根,既可增加散热速度,又能增大散热面积,但是PCB板中的绝缘层一般是靠近导电层的一面温度较高,而上述中的PCB板的芯枝中的大部分的面积在沿绝缘层的厚度上,导致热传导的效率降低,降低了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PCB板,具有增强热传导,提高散热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PCB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上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上设有导电层,所述散热层与绝缘层内设有散热杆,所述散热杆上端穿入绝缘层内并设有上扁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CB板在工作时,导电层处的温度较高,且导电层内的热量堆积,通过上扁平板将导电层内的热量进行吸收并传导至散热杆,通过散热层进行散热,加强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杆下端穿入到散热板内并设有下扁平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偏平板不仅增大了热传导的接触面积,还使得散热层吸热更均匀,有利于散热层散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杆为直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直线传导使得热传导的速度最快,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散热层上设有多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嵌入到通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散热层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增大,提高整个散热层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杆在散热层和绝缘层的水平中间部设置有多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PCB板在工作时,导电层中周边的热量易消散,但中间部分的热量会发生堆积的现象,将散热杆在中间部分处设有多个,提高了整体的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设置散热杆正下方,所述下扁平板上设有位于延伸部内的杆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枝将热量传导至延伸部,延伸部对外散热,提高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散热杆为纳米碳散热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碳散热片的散热功率在1000-6000,散热效果好且价格便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还具有一下有益效果:
1.通过上扁平板和下扁平板的设置增大了热传导的面积,从而加强了热传导的效果,使得整个PCB板的散热效果加强,且下扁平板下端还设有杆枝,使得延伸部的吸热散热效果增加;
2.散热杆设置在PCB板的水平中间位置处,将易发生热量堆积的区域进行传导,增强整体的散热效果,该散热杆为直杆,为最短的传导距离,提高了热传导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散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板;2、散热层;3、绝缘层;4、导电层;5、安装孔;6、散热杆;7、上扁平板;8、下扁平板;9、通孔;10、杆枝;11、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散热PCB板,如图1所示,包括基板1,该基板1上设有散热层2,散热层2上设有绝缘层3,绝缘层3上设有导电层4,该PCB板上设有安装孔5;该散热层2为纳米碳散热片,散热效果好且价格便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正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正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55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