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泉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5577.8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磊;张强;仇黎琼;周瑾;吕振;张乃前;李洪光;郭天冰;吴海滨;余文宁;赵明;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7/08 | 分类号: | B05B17/08;B05B1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喷泉池。
背景技术
喷泉池是园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供人们观赏水景。现代园林中,除了植物景观外,喷泉池也是重要的景观,它既是一种水景艺术,体现了动、静结合,形成明朗活泼的气氛,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喷泉池还可以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起到净化空气、增加空气湿度、降级环境温度等作用,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现有公告号为CN20106772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级喷泉,包括多级喷泉,每一级喷泉由池体、潜水水泵和多个喷水管组成。但是喷泉池体内长期有水容易滋生青苔,青苔清理麻烦还影响喷泉池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泉池,其具有对防止滋生青苔具有一定改善作用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喷泉池,包括池体、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控制箱和储水箱,所述控制箱设置有箱门,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支撑柱与储水箱连接,所述排水管设置有位于控制箱内的排水阀,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有出水管和吸水管,所述吸水管与储水箱连接,所述吸水管设置有位于控制箱内的吸水阀,所述出水管穿过支撑柱与池体连接,所述吸水管和排水管之间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一端位于水泵和吸水阀之间,另一端位于排水口与排水阀之间,且设置有循环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内存储有水,需要启动喷泉池的时候,打开控制箱的箱门,开启吸水阀且循环阀和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注入到池体中,池体中水量合适之后关闭吸水阀,打开循环阀,此时池体中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并且在池体中形成涌动的水景供人观赏;需要关闭喷水池的时候,关闭水泵和循环阀,打开排水阀,池体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储水箱中,池体表面残留的水也会在光照作用下挥发,干燥的池体不易滋生青苔,对防止滋生青苔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口设置有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网能够防止杂物从排水口进入堵塞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底部设置有换水管,所述换水管上设置有换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内的水需要更换的时候,打开换水阀,储水箱内的水通过换水管排出,然后通过换水管向储水箱内重新注水,水量足够之后关闭换水阀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侧壁设置有透明观察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员通过透明观察窗能够观察储水箱内的水位,方便注水。
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观察窗设置有刻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能够使人员对水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箱内设置有照明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照明灯能够方便人员开启和检修控制箱内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吸水管位于吸水阀与储水箱之间设置有过滤筒,所述过滤筒内靠近吸水阀处设置有过滤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能通过过滤膜,水中的细小杂物无法通过,所以过滤筒能够过滤收集水中的细小杂物,提高水质,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筒与吸水管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筒可拆卸能够方便清理其中收集的细小杂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储水箱内存储有水,需要启动喷泉池的时候,打开控制箱的箱门,开启吸水阀且循环阀和排水阀处于关闭状态,启动水泵将储水箱中的水通过出水管注入到池体中,池体中水量合适之后关闭吸水阀,打开循环阀,此时池体中的水在水泵的作用下循环流动,并且在池体中形成涌动的水景供人观赏;需要关闭喷水池的时候,关闭水泵和循环阀,打开排水阀,池体中的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储水箱中,池体表面残留的水也会在光照作用下挥发,干燥的池体不易滋生青苔,对防止滋生青苔具有一定改善作用;
2、水能通过过滤膜,水中的细小杂物无法通过,所以过滤筒能够过滤收集水中的细小杂物,提高水质,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喷泉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喷泉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吸水管、排水管和循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出水管、排水管和支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绿韵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55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