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5840.3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2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曾贤华;朱巧勇;黄文耀;张乐;于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 |
地址: | 314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羧酸 水剂 生产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特别适于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下料应用,还适于化工反应体系滴加物料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聚羧酸减水剂的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也逐渐增大。各专业厂家纷纷进行技改,将反应釜由原有的5吨扩展到20吨,甚至更大的反应设备。由于反应釜的增大,其反应过程所需滴加的物料也成倍增加,虽然现有的生产下料器即垂直下料管管径也可相应加大,但是却存在滴入反应体系的物料在短时间难以达到均一,局部反应的概率增大,不能产生结构一致、性能稳定的目标产品,尤其是滴入反应体系的丙烯酸局部浓度过高时既增加了其自聚的概率也增加了凝胶物质产生的可能等不足。
为此研发一种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就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它可有效地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它能使滴入反应体系的物料在短时间达到均一和降低局部反应的概率,从而产生结构一致、性能稳定的目标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式进行:
一种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它包括垂直下料管,它还包括水平弧形管;水平弧形管底部均布有多个圆孔;垂直下料管底端连通水平弧形管顶部中间,可让丙烯酸等物料经垂直下料管先落入水平弧形管,再沿水平弧形管向两端扩散沿途多孔向下滴入反应体系。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结构依然简约、安装操作方便。
2.能有效地增加添加物料与反应体系的接触面积,减少丙烯酸的自聚与凝胶物质的产生。
3.水平弧形管底部圆孔直径由中间向两端依次增大,有效的保证了物料滴入时的均匀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现有技术的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立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识表示:
1.垂直下料管 2.水平弧形管 3.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现有技术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它是一根垂直下料管1,可让丙烯酸等物料沿箭头方向经垂直下料管1,直接落入反应体系。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孔式聚羧酸减水剂生产下料器,它包括垂直下料管1,它还包括水平弧形管2;水平弧形管2底部均布有多个圆孔3;垂直下料管1底端连通水平弧形管2顶部中间,可让丙烯酸等物料沿箭头方向经垂直下料管1先落入水平弧形管2中段,再沿水平弧形管2由中段向两端扩散,物料沿水平弧形管2底部的圆孔3向下滴入反应体系。
优选的,所述的水平弧形管2两端向中心线弯曲的弧度为10°-30°。
优选的,所述的水平弧形管2底部均布有9-13个圆孔3。
优选的,所述的水平弧形管2底部圆孔3直径由中间向两端依次增大。
优选的,所述的水平弧形管2的直径、长度与反应釜吨位成正比。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做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建研科之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58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性淀粉加工过程中的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酯化过程中醇滴加再分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