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均流作用的压接式电缆导体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8357.0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3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明;江贞星;朱智恩;马一力;胡列翔;郑海;王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R4/20 | 分类号: | H01R4/20;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薛海霞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作用 压接式 电缆 导体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均流作用的压接式电缆导体接头,每个分层绝缘导体由位于导体中央的第一圆柱体以及套设于第一圆柱体之外的中心镂空的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分层绝缘导体从导体连接管的两端插入中空的导体连接管内;压接时,压接模具包围导体连接管的压接段的上下两侧,通过压接模具合模挤压电缆导体接头,导体连接管和分层绝缘导体发生微量形变。本实用新型降低具有分层绝缘式结构的大截面电缆导体在导体接头部位的交流电阻,克服大截面分层绝缘导体在应用时出现的导体与接头部位温度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线路、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均流作用的压接式电缆导体接头。
背景技术
集肤效应亦称趋肤效应,是指当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由于感应作用引起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愈近导体表面电流密度越大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称“集肤效应”。集肤效应使导体的有效电阻增加,在低频电流流过细导线时,集肤效应可不加考虑,但频率越高、导体截面越大集肤效应就越不可忽略。特别是在800mm
海底电缆输电工程是跨海域联网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联聚乙烯绝缘交流海底电缆具有传输容量高、安装方便、无敷设落差限制、运行维护简单等优点,因而已基本取代第一代充油海底电缆。海底电缆因要采取导体阻水措施,在电缆导体截面较大时,无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交流电阻最大可达到直流电阻的160%,造成大截面海底电缆的运行损耗较大。
现有的电缆导体如截面高于800mm
现有的压接式导体接头在压接部位的电缆导体不做特殊处理,电流在从一侧导体流入另一侧导体时,必须从导体与连接管的接触表面向导体内侧流入,在截面较大时,由于集肤效应,导体内侧的电流密度小于导体外侧,从而在额定载流量下长期运行的电缆中,在接头处产生较高温升,使电缆导体接头处成为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降低具有分层绝缘式结构的大截面电缆导体在导体接头部位的交流电阻的具有均流作用的压接式电缆导体接头。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均流作用的压接式电缆导体接头,导体包括左右对称的第一分层绝缘导体和第二分层绝缘导体,其特征在于:每个分层绝缘导体由位于导体中央的第一圆柱体以及套设于第一圆柱体之外的中心镂空的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第一分层绝缘导体和第二分层绝缘导体分别从导体连接管的两端插入中空的导体连接管内,第一分层绝缘导体和第二分层绝缘导体相对的端面之间形成缝隙;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连接为整体结构;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分别与第一圆柱体连接。
压接时,六边形哈弗式压接模具作用于导体连接管的压接段,通过压接模具合模挤压电缆导体接头,导体连接管和分层绝缘导体发生10~15%的塑性形变;压接前,导体连接管内壁与分层绝缘导体表面有微量间隙;压接后,分层绝缘导体的各层导体单丝紧密连接且分层绝缘导体表面与导体连接管内壁紧密连接。
所述的第二圆柱体和第三圆柱体沿着第一圆柱体的轴向长度方向排列,第二圆柱体相对第三圆柱体更靠近所述的缝隙;所述的缝隙位于导体连接管中空部。
所述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均为2个,且左右对称。
所述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均为若干层导体单丝结构,导体单丝均为铜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83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广角镜头的三维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恒温弹簧安全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