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9219.4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88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方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姣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1/16;A61N5/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筒体 下筒体 动静脉内瘘 筒体 本实用新型 红外线灯管 安装座 可拆装 支架 侧面中部 拆卸方便 有机塑料 注意事项 透气孔 观察 底端 横直 铰接 卡装 上筒 受压 术后 照射 体内 铺设 透明 成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包括有筒体、支架和衬垫,所述筒体为透明有机塑料制成,其由上、下筒体构成,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的一侧铰接,且上筒体扣合在下筒体上,所述下筒体的底端中部设有横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卡装支架的卡槽,所述下筒体的内侧铺设有衬垫,所述上筒体的表面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上筒体的内侧面中部安装有可拆装的红外线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考虑了动静脉内瘘术后中的各种注意事项的要求,其套装、拆卸方便,不但促进成熟、避免内瘘受压,易于观察内瘘使用,而且上筒体内安装红外线灯管,可拆装,用于照射内瘘部位及夜间打开照明观察内瘘情况,方便实用,满足了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用具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
背景技术:
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之一,术后早期尤其注意,主要包括:
1.严密观察:内瘘血流是否通畅、有无渗血、局部有无肿胀等,可以手掌触摸震颤或听诊血管杂音。
2.术后早期:抬高内瘘肢体水平以上30°,制动,利于静脉回流,避免或减轻肿胀。
3.促进内瘘成熟:术后使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并且保暖,术后2周后,可使用健瘘球,通过每天数次的捏压,促进血液循环,也可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外用软膏等。
4.自我检测:通过住院宣教指导、出院随访是患者知晓如何保护内瘘及监测内瘘的性能。
这些注意事项中如果简单的依靠病人自行控制,非常困难,而且为了避免感染现有技术中已有相关简单的保护用具进行保护,其大都是简单的筒体式的护理用具,其结构简单,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套装和拆卸操作不方便,而且使用时观察内瘘不方便,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解决患者住院期间的术后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也可于日常居家使用,促进成熟、避免内瘘受压,易于观察内瘘使用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动静脉内瘘保护器具,包括有筒体、支架和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为透明有机塑料制成,其由上、下筒体构成,所述上筒体与下筒体的一侧铰接,且上筒体扣合在下筒体上,所述下筒体的底端中部设有横直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有用于卡装支架的卡槽,所述下筒体的内侧铺设有衬垫,所述上筒体的表面上分布有透气孔,所述上筒体的内侧面中部安装有可拆装的红外线灯管。
所述的上、下筒体分别呈半圆形,且由两个不同直径的半圆形筒体组成,且上筒体的直径大于下筒体的直径,且一侧通过卡扣铰接固定。
所述的支架包括有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的高度高于后支架的高度,其架设下筒体后形成的倾斜角度大于30度。
所述的上、下筒体扣合后其两端分别设有海绵包边或其内侧面卡装有可取出的海绵圈。
所述的下筒体的两侧面靠近上臂的一端安装弹性略宽的带子,用于悬挂于肩部。
所述的上筒体外设有一口袋,用于放置随身携带的健瘘球或外用软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姣,未经方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92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的导管组件
- 下一篇:负压阴茎增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