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简易光纤热熔接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59240.4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2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高紫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崇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景邮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 简易 光纤 熔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线连接配件,具体涉及一种可视简易光纤热熔接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技术发展迅速,FTTH光纤入户越来越普及,在光纤线的排布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要将两端光纤线连接的情况,现有的连接方式大多采取热熔连接的连接方式,并设置防护组件,以此保护连接处不受损伤。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480075U公开了一种光纤热熔保护套,包括套管和套盖,套管开有套管通孔,套盖开有与套管通孔相通的套盖通孔,套管两端的外壁上分别设置有套管螺纹,套盖内壁设置有与套管螺纹旋转配合的套盖螺纹。该光纤热熔保护套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套管和套盖套装在光纤线上,待光纤线热熔连接完成后,再将套管滑移至光纤线连接位置处,并通过套盖锁紧固定,该光纤热熔保护套仅仅提供了一种用于保护光纤线接口的防护组件,并不能起到快速连接的作用,且此光纤热熔保护套使用起来不够简单、便捷,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由此可见,现有的光纤线连接配件存在操作繁琐,安装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纤线连接配件所存在的操作繁琐,安装人员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视简易光纤热熔接续器,包括设有内腔的热熔筒,所述热熔筒的筒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热熔筒的内腔的窥视口,所述热熔筒的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热熔筒的内腔。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热熔筒由板材弯折而成,所述窥视口由所述板材对接的边缘围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热熔筒的材质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光纤线的热熔连接在热熔筒的内部完成,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接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因为,在现有的连接方式中,接线人员需要先将光纤线防护组件分别套设在两段待连接的光纤线上,再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两段光纤线,最后将防护组件固定在两段光纤线连接的位置处,此方式不但操作繁琐,过程耗时费力,不利于接线人员的高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简易光纤热熔接续器,用于连接两光纤线的接头,包括设有内腔的热熔筒10,热熔筒10由边缘带有U形缺口的金属板材弯折而成,结构简单,工艺简单,易于生产制造,成本低。由于板材的边缘带有U形缺口,热熔筒10弯折成型后,两U形缺口恰好相对,以此在热熔筒10上板材的对接的接口处形成窥视口20。接线人员可通过该窥视口20观察到光纤线的连接情况,能够保证较好的连接质量。热熔筒10的两端均设有开口11,开口11连通热熔筒10的内腔用于穿入光纤线,并配合光纤熔接机使热熔筒10与光纤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先将本产品放置在两根光纤的任意一条线上,然后将需要连接的光纤剥好,酒精擦拭去残留,后放进熔接机的光纤对接器进行两根光纤的连接,连接成功后取出,套上本产品,放进熔接机的热熔炉内,进行热熔。连接可靠,高效便捷。在此过程中接线人员可通过窥视口20观测光纤线的连接情况,在热熔过程中接线员还可通过该窥视口20,借助工具对连接点进行调整,使其有更好的连接效果,直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光纤线的热熔连接在热熔筒10的内部完成,简单便捷,大大提高了接线人员的工作效率。因为,在现有的技术中,接线人员需要先将光纤线防护组件分别套设在两段待连接的光纤线上,再通过热熔的方式连接两段光纤线,最后将防护组件固定在两段光纤线连接的位置处,此方式不但操作繁琐,过程耗时费力,不利于接线人员的高效工作。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崇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崇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592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