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挤压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0960.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3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樊彬;查宏民;任山;王芳;胡世广;白如玉;林春景;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11 | 代理人: | 张莹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动力电池 挤压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挤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电动汽车的产业化进程取得了重大进展,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取得了一定成果,已经开始走入普通家庭。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电池包测试评价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也在陆续出台之中。其中,电池包挤压安全性测试评价作为该评价体系的一项主要内容,将在工程研发试验、产品验证和标准法规的起草修订等方面提供充分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另一方面,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电池包的应用日趋增多,由于电池包在整车使用中经常发生碰撞等安全性事故,由此带来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所以进行电池包挤压安全性测试评价研究,模拟实车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安全性事故,也有利于判断电池包统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性,能够促进电动汽车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因此,研发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挤压试验装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挤压试验装置,可以适应电池包样品不同尺寸、不同条件的挤压试验需求,并且发生安全问题时可以进行快速灭火处理,保证挤压安全性试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挤压试验装置,包括机械系统和液压系统;
所述机械系统包括样品放置平台,所述样品放置平台的一端设有液压缸支撑立柱,另一端设有挤压承重立柱,调整块固定在挤压承重立柱上,在所述样品放置平台的四个顶角处分别连接有一立柱,所述样品放置平台通过举升装置进行升降,以调整电池中心和挤压头的位置,所述样品放置平台下方设有一个水池,当电池着火时,样品放置平台可通过举升装置降到水池中灭火;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液压缸和挤压头安装板,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支撑立柱上,在所述挤压头安装板上设有螺纹孔,挤压头可在挤压安装板上横向或竖向放置,液压缸推杆伸出推动挤压头水平挤压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系统还包括载荷传感器,在所述液压缸缸头装有载荷传感器,所述液压缸推杆与载荷传感器通过球头接触,减小了因装配、加工误差导致的传感器测量误差,使试验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的,所述举升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同步轴、丝母和四个丝杠,两个丝杆穿过立柱并与液压缸支撑立柱的框架相连,两个丝杆穿过立柱并与挤压承重立柱的框架相连,在所述丝杆上设有丝母,所述丝母与立柱固定,在液压缸支撑立柱和挤压承重立柱顶部的框架上位于丝杆处分别各设有一个第三减速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机驱动其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通过同步轴同步驱动第三减速机,所述第三减速机驱动丝杆转动,带动样品放置平台上下升降。
进一步的,在所述丝杆的两头设有限位开关,对样品放置平台的升降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在所述样品放置平台和立柱的底部分别设有导向轮,当升降样品放置平台时,起到导向定位的作用,也可减小在升降时样品放置平台左右晃动。
进一步的,在所述液压缸支撑立柱和挤压承重立柱顶部的框架上设有吊装装置,所述吊装装置包括电动葫芦、电动葫芦导轨和设置在框架上的导轨支架,在所述导轨支架上设有电动葫芦导轨,在所述电动葫芦导轨上设有电动葫芦,用于电池在样品放置平台上的左右位置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液压缸推杆伸出行程较长时液压缸缸头下垂,在液压缸缸头上安装有悬挂支架,兼有导向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缸支撑立柱和挤压承重立柱均由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承受50t的挤压力,所述液压缸支撑立柱和挤压承重立柱分别固定安装在混凝土基础的地脚螺栓上,并且通过两根高强度钢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放置平台由3个500mm厚的承载板组成,与液压缸1500的行程配合使用,以便进行较小尺寸的电池挤压试验。在所述样品放置平台两侧的台体外侧均安装有护板,不仅能够防止电池燃烧、爆炸时损坏液压缸部件,还起到了美观的作用。
进一步的,在所述液压缸上罩有防护罩,在所述框架上设有桁架。
进一步的,本装置还包括电控系统,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油源控制系统、液压伺服控制系统、传感器采集系统、视频采集系统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可实现等负荷、等位移、定负荷、定位移试验、力和位移多阶段保持试验,加载、测量及定位均由系统自动完成,方便可靠,可有效降低人工操作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0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