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高温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1548.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4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腾飞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29;H01B7/295;H01B7/18;H01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500 安徽省亳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高温 电线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高温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广义的电线电缆亦简称为电缆,狭义的电缆是指绝缘电缆,它可定义为:由下列部分组成的集合体;一根或多根绝缘线芯,以及它们各自可能具有的包覆层,总保护层及外护层,电缆亦可有附加的没有绝缘的导体。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线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无法想象没有电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急剧增长,高层建筑,大型超市,医院,机场不断增加,地铁,隧道交通的大力建设,消防防火安全的重要性凸显,如何在火灾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保障电力和通信的畅通,减少人员的伤亡。
普通的电线电缆由于不阻燃,一旦发生火灾,电线电缆会跟着燃烧,引起电线电缆故障,使得一切正在运行的设备停止工作。同时,由于燃烧引起的烟雾,能见度非常低。电线电缆的燃烧,一方面使得设备短路,造成设备的损坏;另一方面,由于烟雾比较浓,指示灯由于缺乏电力供应而失去了指示作用,导致被困人员无法及时找到出口,吸入大量烟尘损害健康,甚至会窒息死亡。缺乏指示灯的照明,救援人员无法确认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救援行动缓慢,从而造成更大的伤亡。
参考专利文献CN103680718A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包括外护层、内护层、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至少一绝缘层和至少一导体,其中该绝缘层围绕该导体,该第一屏蔽层围绕该绝缘层,该外护层围绕该第一屏蔽层,该内护层填充于该外护层与该第一屏蔽层之间,该第二屏蔽层设于该内护层与该外护层之间。该参考专利文献公开的电线电缆,通过增加屏蔽层实现静电屏蔽功能,并没有防火耐高温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耐高温电线电缆,该耐高温电线电缆具有良好的阻燃、防火和耐高温的功能,同时也具有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耐高温电线电缆,所述耐高温电线电缆由内到外依次是导体、耐高温涂层、导体屏蔽层、绝缘层、橡胶带层、纤维编织层、防火层和耐磨层,所述导线本体的外形轮廓为圆形。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橡胶带层是在绝缘层外包覆陶瓷化硅橡胶带形成。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体为单芯或多芯。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体材料采用铜、铝、镀锡铜、镀镍铜、铜包钢或铜包铝导电性能优良的有色金属制成。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纤维编织层为天然或合成的纺织纤维。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耐高温涂层为耐热硅氮胶涂层。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防火层为陶瓷化硅橡胶复合带。
本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优化,所述陶瓷化硅橡胶复合带可实现对6mm2以下规格的耐高温电线电缆的导体进行绕包。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绝缘层材料为云母带或陶瓷化硅橡胶复合绝缘带。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导体屏蔽层由镀银、镀锡、镀镍铜丝编织而成。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耐高温层、防火层,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电线电缆因为防火性能不足而造成的电气火灾,具有较高的阻燃、防火和耐高温性能。2.本实用新型设有屏蔽层,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屏蔽层将这种电磁场屏蔽在电线电缆内,防止该电磁场干扰其他元器件。3.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耐磨层,耐磨层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耐高温电线电缆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耐高温电线电缆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体,2、耐高温涂层,3、导体屏蔽层,4、绝缘层,5、橡胶带层,6、纤维编织层,7、防火层,8、耐磨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腾飞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腾飞特种电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1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