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酯输送过程中过滤降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1941.1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2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国;高清伟;张建洲;董现科;郭戈戈;杨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2 | 分类号: | B01D36/02;B01D3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01 | 代理人: | 王滨生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酯 输送 过程 过滤 降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温设备,尤其是一种磷酸酯输送过程中过滤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中,磷酸酯蒸馏提纯后直接通过管道输送至成品储罐,此时,产品中会含有一些机械杂质,而且由于刚蒸馏完,物料有机物液温较高,产品高温下颜色加深,产品含量降低,副产含量变高,这样生产的磷酸酯品质难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大大浪费了生产材料。怎样解决磷酸酯输送过程中过滤降温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鉴于上述原因,现对过滤降温装置进行结构改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磷酸酯输送过程中过滤降温装置,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对不合格产品处理时花费的人力物力,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磷酸酯输送过程中过滤降温装置,是由:储物罐、液位计、泵、一级精密过滤器、二级精密过滤器、阀门、搪瓷冷凝器、成品罐、成品出口、取样口、一号管道、二号管道、三号管道、四号管道、五号管道构成;储物罐的一侧下部设置成品出口,储物罐的另一侧下部与泵之间设置管道,所述储物罐与泵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阀门,储物罐的一侧底部设置取样口,储物罐上设置液位计,泵和一级精密过滤器上部的进口之间设置管道,一级精密过滤器下部的出口与搪瓷冷凝器下部的进口之间设置一号管道,一号管道上靠近一级精密过滤器下端部分设置取样口,二级精密过滤器的进口、出口分别与一号管道之间依次设置二号管道、三号管道,二号管道上设置阀门,三号管道上方设置取样口,三号管道下方设置阀门,搪瓷冷凝器上方出口与成品罐的进口之间设置管道,成品罐与储物罐之间设置四号管道,靠近一级精密过滤器下端的一号管道上与四号管道之间设置五号管道,五号管道在一号管道和二号管道交汇处的前端,五号管道上设置阀门,四号管道和五号管道交汇处的前部在四号管道上设置阀门,成品出口和所有取样口上均设置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是对储物罐内储存的产品经过取样口检测,合格则直接从成品出口流出,不合格则经由泵推送至一级精密过滤器进行过滤,在一级精密过滤器的下端出口进行取样检测,合格的产品经一号管道直接流向搪瓷冷凝器,不合格的再次经过二号管道进入二级精密过滤器过滤,在二级精密过滤器下端取样检测,合格后经三号管道进入一号管道,由搪瓷冷凝器冷却,最后流入成品罐,在成品罐内取样检测,合格后经四号管道流入储物罐取出,不合格则经四号管道进入五号管道,再进入二号管道返回二级精密过滤器内进行循环过滤直到合格,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对不合格产品处理时花费的人力物力,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使用效果显著,结实耐用,长期使用不易损坏,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1中:储物罐1、液位计2、泵3、一级精密过滤器4、二级精密过滤器5、阀门6、搪瓷冷凝器7、成品罐8、成品出口9、取样口10一号管道11、二号管道12、三号管道13、四号管道14、五号管道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储物罐1的一侧下部设置成品出口9,储物罐1的另一侧下部与泵3之间设置管道,所述储物罐1与泵3之间的管道上设置阀门6,储物罐1的一侧底部设置取样口10,储物罐1上设置液位计2,泵3和一级精密过滤器4上部的进口之间设置管道,一级精密过滤器4下部的出口与搪瓷冷凝器7下部的进口之间设置一号管道11,一号管道11上靠近一级精密过滤器4下端部分设置取样口10,二级精密过滤器5的进口、出口分别与一号管道11之间依次设置二号管道12、三号管道13,二号管道12上设置阀门6,三号管道13上方设置取样口10,三号管道13下方设置阀门6,搪瓷冷凝器7上方出口与成品罐8的进口之间设置管道,成品罐8与储物罐1之间设置四号管道14,靠近一级精密过滤器4下端的一号管道11上与四号管道14之间设置五号管道15,五号管道15在一号管道11和二号管道12交汇处的前端,五号管道15上设置阀门6,四号管道14和五号管道15交汇处的前部在四号管道14上设置阀门6,成品出口9和所有取样口10上均设置阀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三门峡中达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1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