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2073.9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赖联锋;林世斌;林玉祥;郭玮韡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2465 | 分类号: | H01M8/24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地址: | 355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由燃料电池提供动力源,主要是以氢燃料类型为主,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氢能资源丰富,制取方法很多,可获取性大等优势,燃料电池被寄望于未来交通运输最佳动力源之一。在已设计新型能源的汽车动力系统中,包括车体、驱动电机、燃料电池模块以及锂离子电池模块,燃料电池堆设置于车体的尾部并用于向与驱动电机以及辅助单元提供电能,燃料电池堆是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装置,且成本较高。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有可能遭遇追尾事故,故需要设计一个防冲撞保护装置来减缓冲击力,保护燃料电池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到来自车尾的冲撞时,减缓冲击力的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包括吸能装置、连接杆和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板,所述吸能装置包括缓冲架、加强件和具有内腔的壳体,所述防护板与所述缓冲架通过所述连接杆相连,所述壳体设于所述缓冲架上且位于远离所述防护装置的一侧,所述加强件设于所述壳体的内腔内,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连,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分为至少两个的腔室。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两根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于所述防护板的底边上且朝远离所述防护板表面的方向延伸,两根的所述支撑杆对称设置且构成的平面与所述防护板垂直。
进一步的,两根的所述支撑杆的未与所述防护板相连的两端彼此远离,且呈V型。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数目为四根,四根的所述加强杆分别设于所述防护板的四个角上且对称设置,所述加强杆分别与同侧的所述支撑杆的同一位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数目为四根,四根的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防护板的四个角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架为由四根的连杆组成的长方体框架,所述缓冲架的四个角通过所述连接杆分别与所述防护板的四个角对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两端具有开口的柱状结构,所述壳体与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平行设置,所述壳体的数目四个,四个的所述壳体沿垂直于所述防护板表面的方向的列数为两列。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架与所述防护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腔室对称设置,所述腔室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为矩形或三角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燃料堆电池分为由吸能装置构成的吸能区和由防护装置构成的安全区,燃料堆电池设于安全区内,汽车尾部受到冲撞时,来自外界的动能传递给吸能装置,吸能装置的壳体发生形变,吸收大部分动能。与吸能装置连接的防护板只承受较小的冲撞,有效的保护了燃料堆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1、防护装置;11、防护板;12、支撑杆;13、加强杆;2、连接杆;3、吸能装置;31、缓冲架;32、壳体;33、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燃料堆电池分为由吸能装置构成的吸能区和由防护装置构成的安全区,燃料堆电池设于安全区内,吸能区用于吸收动能,安全区用于保护染料堆电池。
请参照图1-3,一种燃料电池堆的保护装置,包括吸能装置3、连接杆2和防护装置1,所述防护装置1包括防护板11,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缓冲架31、加强件33和具有内腔的壳体32,所述防护板11与所述缓冲架31通过所述连接杆2相连,所述缓冲架31与所述防护板11平行设置,所述壳体32设于所述缓冲架31上且位于远离所述防护装置1的一侧,所述加强件33设于所述壳体32的内腔内,所述加强件33与所述壳体32的内壁相连,并将所述壳体32的内腔分为至少两个的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福安闽东亚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2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