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3467.6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2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罗磊;李俊;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磊;李俊;刘畅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带 前部 固定平板 输尿管 腹部压迫装置 静脉肾盂造影 第二连接器 第一连接器 距离可变 压迫 加压块 本实用新型 封闭环形 患者背部 可滑动地 压力集中 依次连接 周边位置 第一端 舒适度 减小 腹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其包括依次连接围成封闭环形的背部固定平板、第一腹侧加压带、第一连接器、腹前部加压带、第二连接器和第二腹侧加压带,第一腹侧加压带的一端与背部固定平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与腹前部加压带的第一端距离可变的连接,第二腹侧加压带的一端与背部固定平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器与腹前部加压带的第二端距离可变的连接,并且,在腹前部加压带上可滑动地套设有两个加压块。由此能够使患者背部感受到的压力较小而将更多的压力集中到患者的腹部前部和旁侧,加压块可有针对性地压迫患者的输尿管并同时减小其周边位置的压迫,在压迫输尿管的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来确诊泌尿系统疾病。在进行静脉肾盂造影时,患者需要仰卧在摄影床上,通过肘静脉滴入造影剂,造影剂随血液循环流入肾盂造影处,同时通过输尿管排出体外,为了减少造影剂的使用量及药物的反应,并使造影剂不至于很快流入膀胱而导致肾盂、肾盏显示不充分,通常采用压瘪输尿管的方法使造影剂不能通过输尿管。
目前临床中多采用一个加压带捆绑患者,此方法在基层小规模医院尤其常用,在长时间的造影中,捆绑加压带导致患者出现背痛、腰痛等不良反应,甚至造成呼吸不畅。
因此,亟需一种既能够压迫输尿管又提高患者舒适度的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够压迫输尿管又提高患者舒适度的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脉肾盂造影用腹部压迫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围成封闭环形的背部固定平板、第一腹侧加压带、第一连接器、腹前部加压带、第二连接器和第二腹侧加压带,其中,背部固定平板包括由外至内叠置的支撑板层和柔性层,腹前部加压带具有相反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腹侧加压带的一端与背部固定平板固定连接,第一腹侧加压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器与腹前部加压带的第一端距离可变的连接,第二腹侧加压带的一端与背部固定平板固定连接,第二腹侧加压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器与腹前部加压带的第二端距离可变的连接;可滑动地套设在腹前部加压带上的两个加压块,两个加压块的加压面朝向背部固定平板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第一驱动手柄、第一连接轴、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两个第一连接绳、两个第一绳盘,两个第一母接合件和两个第一子接合件;其中,两个第一母接合件均固定在第一腹侧加压带上;第一壳体固定在腹前部加压带的第一端的外侧表面上,第一驱动手柄位于第一壳体外部以接收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力;第一连接轴穿过第一壳体连接在第一驱动手柄和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之间,以将第一驱动手柄的转动传递至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和两个第一绳盘均位于第一壳体中,第一齿轮传动机构与两个第一绳盘连接以驱动两个第一绳盘转动;两个第一连接绳分别盘绕在两个第一绳盘上,两个第一连接绳从第一壳体穿出,并且两个第一连接绳的自由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子接合件一一对应的固定,两个第一子接合件分别与两个第一母接合件一一对应地可拆卸的接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母接合件为连接在第一腹侧加压带上的圆形凸柱;第一子接合件为圆环,在该圆环的内周面设有与圆形凸柱的周面形状配合的圆弧形凹槽,圆形凸柱卡在圆弧形凹槽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齿轮传动机构包括间隔地同轴固定在第一连接轴上的两个第一主动轮、分别与两个第一主动轮一一对应地啮合的两个第一从动轮;两个第一从动轮分别与两个第一绳盘同轴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磊;李俊;刘畅,未经罗磊;李俊;刘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3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