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SMC表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4991.5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6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脉华;董宏林;俞晓燕;张丽婷;郑明;张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临安精诚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04 | 分类号: | G01R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99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smc 表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组合式SMC表箱,包括底板、第一护板、顶板和第二护板,所述底板和顶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腔套接有锚杆,所述锚杆与底板和顶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螺孔,且锚杆与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所述锚杆固定安装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两端,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杆。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留槽和锚杆以及螺孔和紧固螺丝的作用,可方便人们对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通过滑套、紧固旋钮、第一安装杆和第一安装孔的作用,可满足人们对不同尺寸电表的安装需求,提高了本表箱的适应能力,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组合式SMC表箱。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十八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二十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SMC电表箱系采用SMC不饱和聚酯玻璃增强纤维模压成型制作,但现有SMC表箱都为固定结构,不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为此,我们提出组合式SMC表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组合式SMC表箱,具备方便拆卸与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SMC表箱都为固定结构,不方便人们对其进行拆卸与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组合式SMC表箱,包括底板、第一护板、顶板和第二护板,所述底板和顶板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腔套接有锚杆,所述锚杆与底板和顶板的内表面均开设有螺孔,且锚杆与底板和顶板之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所述锚杆固定安装于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两端,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杆,且第二安装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杆,所述第二安装杆的外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安装杆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和顶板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卡板,且卡板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内表面开设有螺孔,且滑套与第二安装杆之间通过紧固旋钮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杆的内表面开设有第三安装孔,且第三安装杆与安装板之间通过紧固螺丝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留槽和锚杆以及螺孔和紧固螺丝的作用,可方便人们对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通过滑套、紧固旋钮、第一安装杆和第一安装孔的作用,可满足人们对不同尺寸电表的安装需求,提高了本表箱的适应能力,为人们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第二安装孔、3锚杆、4紧固螺丝、5第一安装孔、6第一安装杆、7预留槽、8螺孔、9卡板、10第三安装杆、11第一护板、12紧固旋钮、13顶板、14第二护板、15第二安装杆、16滑套、17第三安装孔、18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临安精诚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临安精诚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4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管廊磁流体滤芯自更换除霾系统
- 下一篇:曲轴料道回转提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