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5006.2 | 申请日: | 201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7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赵俊娟;王文江;李贤徽;朱丽颖;王月月;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10K11/172 | 分类号: | G10K11/17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5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薄膜 共振 吸声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与噪声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的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种类繁多。按其吸声原理来划分,基本上可分为多孔吸声材料的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以及微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传统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薄膜后有封闭空腔,与其封闭的空气形成共振系统。共振频率由膜的面密度、膜后空腔的深度及膜的张力大小决定。当入射声波频率和系统的共振频率一致时,即产生共振。这时,声波激发吸声机构产生振动,并使振幅和振动速度都达到最大值,引起的声能量损耗也最大,这是共振吸声结构的优点。但这种结构也有其固有的缺点,其主要缺点在于:频率的选择性强,也即是其吸声频带窄,仅在共振频率附近才会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而偏离共振频率,则吸声效果明显变差。若要将其吸声频带移至低频,则需要大幅度增加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腔深。然而,在许多实际场合,因受空间的限制而无法增加腔深,致使传统的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实际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现有的多孔纤维吸声材料,其低频吸声性能欠佳,且这些纤维吸声材料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解决现有的吸声结构存在的吸声频带窄,应用局限性大,吸声性能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基体,所述基体上设有振膜,所述基体与所述振膜合围形成吸声空腔,在所述吸声空腔中设有磁环,所述磁环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底部,在所述磁环的中心处设有与所述磁环磁极相反的磁芯,所述磁环与所述磁芯之间设有环形空隙,在所述振膜的下方悬挂连接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设有闭合线圈,所述闭合线圈通过所述支撑件悬空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闭合线圈为螺旋线圈。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线圈通过电路连接电阻、电感和/电容。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振膜垂直设置。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隙的正上方。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采用刚性材料制成。
具体地,所述基体为上端开口且中空的壳体,所述振膜覆设在所述基体的上端开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一个,且所述支撑件为筒状结构,所述支撑件的底部对应设置在所述环形空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件为多个,所述支撑件为支撑杆或支撑板,且所述的多个支撑件沿所述环形空隙呈环形布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通过在吸声空腔中设置磁极相反的磁环和磁芯来产生径向磁场,当声波引起振膜振动时,带动与振膜连接的支撑件运动,进而带动闭合线圈在环形空隙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从而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电磁阻尼力来消耗声能,进而提高吸声结构的吸声性能。
与传统的单纯薄膜共振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能够有效提升低频吸声能力,结构简单,便于调节,清洁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的剖视结构图。
图中:1:基体;2:振膜;3:吸声空腔;4:磁环;5:磁芯;6:环形空隙;7:支撑件;8:闭合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感应薄膜共振吸声结构,包括基体1,基体1上设有振膜2,基体1与振膜2合围形成吸声空腔3,在吸声空腔3中设有磁环4,磁环4设置在基体1的底部,磁环4的中心处设有磁芯5,磁环4与磁芯5的磁极相反,在磁环4与磁芯5之间设有环形空隙6,环形空隙6处存在径向磁场,该径向磁场在轴向上呈梯度分布。在振膜2的下方悬挂连接有支撑件7,支撑件7上设有闭合线圈8,闭合线圈8通过支撑件7悬空设置在环形空隙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50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