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6830.X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时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3/00 | 分类号: | H05K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张仕婷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真空 塞孔机 支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属于真空塞孔支撑导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对树脂塞孔品质要求的日趋严格,真空塞孔技术已推广开来。传统塞孔机,在大气状态下进行树脂塞孔,起到支撑导气的治具可以直接放在塞孔机的台面上,治具捞空区与台面形成的空间内气压与外界无差异。所以普通塞孔机,治具直接放在台面上生产,并不会产生树脂塞孔品质异常。而真空塞孔机结构不同,在塞孔前,需要对真空仓进行抽真空,工作状态时,仓内残留气压100Pa。在塞孔后,需进行破掉仓内真空,使内外气压平衡,才可以打开仓门。此时,如果治具板直接放置在真空印刷机台面上,因塞孔前,已抽真空,所以治具捞空区与台面会形成密闭真空区。一旦执行破真空动作,外界大气直接涌入,因为压力差的原因,板子下面捞空区内气压小于板子上方的气压,此处树脂形成下坠式凹陷,造成品质异常。
为克服此问题,现有做法为:在治具下方间隔垫上碳纤维棒,直径为2.0mm,长度为80mm。此种做法弊端:人员需根据每个料号治具捞空区大小及布局关系,调整每根碳纤维棒的间距,浪费换料号时间;同时碳纤维棒存在摩擦掉屑问题,污染作业仓,堵塞网版下墨孔,造成品质异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导气碳纤维棒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需调整和方便快速换料号的真空塞孔机专用的导气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阶梯PIN钉;所述底板上均匀交错间隔分部若干个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底板上一侧还设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阶梯PIN钉根据需要设置于第二通孔中。
所述底板厚度2.0mm,材质为硬质电木板,尺寸为533.0mm*609.0mm。
所述第一通孔直径为0.8mm;第二通孔直径为2.0mm;第三通孔直径3.175mm。
所述阶梯PIN钉从上至下,共分为三阶,直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阶直径为2.0mm,高度为1.5mm;第二阶直径为3.0mm,高度为1.0mm;第三阶直径为8.0mm,高度为0.3mm。
还包括PIN钉、塞孔板治具和塞孔板;所述PIN钉依次穿过第三通孔、塞孔板治具和塞孔板,将底板与塞孔板治具和塞孔板互相固定。
所述PIN钉直径为3.0mm,高度为6.0mm。
使用前,将阶梯PIN钉排列插入底板的第二通孔中;使用中,将已经排列布满专用PIN钉的底板,放置在真空塞孔机印刷台面中央,专用PIN钉那一面接触印刷台面,具有导气支撑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导气治具结构简单且方便使用,可以实现真空塞孔印刷过程中的导气支撑问题,节省人员换料号时重新布设碳纤维棒导气条的时间,提高真空塞孔机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通孔;3、第二通孔;4、第三通孔;5、阶梯PIN钉;6、PIN钉;7、台面;8、塞孔板治具;9、塞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真空塞孔机支撑导气的治具,包括底板1、第一通孔2、第二通孔3、第三通孔4和阶梯PIN钉5;所述底板1上均匀交错间隔分部若干个第一通孔2和第二通孔3;所述底板1上一侧还设有两个第三通孔4;所述阶梯PIN钉5根据需要设置于第二通孔3中。
所述底板1厚度2.0mm,材质为硬质电木板,尺寸为533.0mm*609.0mm。
所述第一通孔2直径为0.8mm;第二通孔3直径为2.0mm;第三通孔4直径3.175mm。
所述阶梯PIN钉5从上至下,共分为三阶,直径依次增大;其中第一阶直径为2.0mm,高度为1.5mm;第二阶直径为3.0mm,高度为1.0mm;第三阶直径为8.0mm,高度为0.3mm。
还包括PIN钉6、塞孔板治具8和塞孔板9;所述PIN钉6依次穿过第三通孔4、塞孔板治具8和塞孔板9,将底板1与塞孔板治具8和塞孔板9互相固定。
所述PIN钉6直径为3.0mm,高度为6.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高德(无锡)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68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均匀散热的冷却架
- 下一篇:压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