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车侧裙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0035.8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2 | 分类号: | B62D25/02;B60R1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8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裙板 主体结构 轿车 加强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 橡胶密封件 壳体下部 螺栓固定 螺栓配合 密封结构 插口 传统的 紧固件 铰连 螺纹 叠加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轿车侧裙板结构,包括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加强密封结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通过薄板铰连,位于薄板两侧的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通过螺栓固定,所述薄板的厚度为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厚度的五分之一,所述加强密封结构叠加的设置在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底部,所述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上设有带有螺纹的并与螺栓配合使用的插口紧固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传统的侧裙板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取消橡胶密封件,简化结构,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壳体下部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轿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轿车侧裙板结构。
背景技术
轿车侧面前后门下部的侧裙板,由于位于轿车壳体下部,车辆运行过程中与路面距离近,经常受到路面积水和碎石的冲击,工作条件恶劣,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轿车壳体下部的强度、防腐防冲击性能和外观视觉效果,因此它的结构和造型设计越来越受到各厂家的重视。传统的塑料材质的侧裙板用螺钉或卡扣与轿车金属壳体连成一体,为了防止路面积水渗入连接间隙造成对金属壳体的腐蚀,需在塑料侧裙板与轿车金属壳体的下部连接处进一步设置橡胶材质的防水密封条,其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是对传统的侧裙板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省去橡胶密封件,简化结构,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增加壳体下部的强度。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轿车侧裙板结构,包括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加强密封结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通过薄板铰连,还具有用于固定位于所述薄板两侧的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的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薄板的厚度为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厚度的五分之一。
进一步的,所述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的厚度为2.5cm,薄板的厚度为0.5 cm。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密封结构叠加设置在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上设有带有螺纹的并与螺栓配合使用的插口紧固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
1)该侧裙板的起加强和密封作用的加强密封结构部分和车体下部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外形形状相符,在侧裙板与车体下部刚性连接和起绕性铰链作用的薄壁的连接部分起到了好的密封作用,防止水分进入侧裙板内腐蚀金属车体,省去了橡胶密封条,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材料和制造成本。
2)将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设置成折叠连接的结构,比传统结构多了一层加强密封结构部分做防冲击材料,大大增强了车体下部的结构强度和防冲击性能。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左下侧裙板正面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下侧裙板背面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4为图3中的F部放大图;
图5为将图3中的E部分绕着薄壁的连接结构向下旋转并与D部分贴合后的视图;
图6为图2中的B-B剖面图;
图7为将图6中的加强密封结构与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重叠的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左下侧裙板未装配前的轴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左下侧裙板装配成工作状态的轴测图。
图中:1—轿车侧裙板主体结构,2—加强密封结构,3—薄板,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瑞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0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车用支架
- 下一篇:一种全铝车身用铆-焊复合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