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控制的节能取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0284.7 | 申请日: | 201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子昂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F6/1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控制 节能 取暖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程控制的节能取暖器,包括电源开关、中央处理器、取暖装置,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该取暖器集多功能为一体,实时将取暖器的使用信号发送到客户端;不但使人们实时掌握取暖器的实时数据,节约取暖器的能耗,更为人们的出行和居家带来更多的智能享受,使用更安全;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取暖器,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控制的节能取暖器。
背景技术
现在的取暖器种类多样,最常见的取暖器是电取暖器,其是以电为能源进行加热供暖的取暖设备。这种取暖器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人们在选购的时候也是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购买。
目前,市场上有这样一种取暖器,其是一种智能加湿的取暖器,结构是这样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壳体,壳体内设置发热装置;壳体内还设置加湿装置,加湿装置带有出雾管道,壳体上部设置开口,出雾管道末端和开口连通;壳体内设置雷达装置。壳体后部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发热装置的开关连接,控制器与加湿装置的开关连接,控制器控制发热装置和加湿装置开关的开断。壳体后部还设置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无线信号收发装置通信,无线信号收发装置与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与发热装置、加湿装置连接,控制器控制发热装置、加湿装置的功率。雷达装置和控制器通信;底座上还设置手动开关。壳体上设置多个开口,出雾管道设有多个出雾口,出雾口和开口连通。发热装置包括发热器,发热器置于反射罩内,反射罩固定于壳体内;加湿装置设置于发热装置后方,且加湿装置和发热装置相隔开。这种取暖器通过给空气补充水分解决了空气干燥的问题,且利用了雷达监测是否还需要作用取暖器。但是这种结构的取暖器仅满足了需要这部分功能的消费者,若消费者还需要其它性能更好的,如安全问题,能实时发现由于使用取暖器带来危险的信号,这是大多数消费者都很感兴趣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控制的节能取暖器,该取暖器集多功能为一体,实时将取暖器的使用信号发送到客户端;不但使人们实时掌握取暖器的实时数据,节约取暖器的能耗,更为人们的出行和居家带来更多的智能享受,使用更安全;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远程控制的节能取暖器,包括电源开关、中央处理器、取暖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温度检测装置、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温控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温控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该温控器还与取暖装置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包括湿度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连接的加湿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加湿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无线信号收发装置,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烟雾监测装置。
进一步地,上述无线信号收发装置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烟雾监测装置包括烟雾传感器,与所述烟雾传感器连接的灭火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灭火器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中央处理器连接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中央处理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是多功能的取暖器,更能满足大多消费者的需求,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安全使用,不用担心该取暖器的安全问题。
2、本实用新型各元器件能耗低,效率高,能更好地节约能源。
3、本实用新型的远程控制也更能深得消费者的喜爱,其更能使消费者不用再花更多的时间,即可享受取暖器带来的舒适智能生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子昂,未经李子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0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