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0291.7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许锐杰;蓝文林;杨金兰;李丽华;段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黑臭河涌 污水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污染采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城市河涌水环境生态系统普遍处于失衡状态,水体发黑发臭,景观效果差,污染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排放到河涌中的有机污染物量大大超过了水环境的容纳量,因此,为更好的监管与保护水质,需要定期对水域进行采样检测。
根据上述,目前传统的采样器普遍结构简单,虽然能够对水域进行采样,但存在以下缺点,因水域内部不同密度的污染物,即高密度污染物沉淀水域底部,当人员进行采样时,从而无法准确的收集水域污染物质,给后续检测结果带来失准,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包括罩壳、电机、转轴、搅拌杆、底板、漂浮气囊、第一连接杆、第一吸水管、第二连接杆、第二吸水管,所述的电机位于罩壳内部上端,所述的电机与罩壳螺纹相连,所述的转轴位于电机底部,所述的转轴与电机紧配相连,所述的搅拌杆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搅拌杆均匀分布于转轴下端外壁,所述的底板位于罩壳底部四周,所述的底板与罩壳一体相连,所述的漂浮气囊位于底板底部,所述的漂浮气囊与底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位于罩壳外壁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罩壳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吸水管位于第一连接杆左侧,所述的第一吸水管与第一连接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位于罩壳外壁左侧下端,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罩壳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二吸水管位于第二连接杆右侧,所述的第二吸水管与第二连接杆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内部顶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罩壳螺纹相连,且所述的蓄电池与电机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内部中端还设有挡水板,所述的挡水板与罩壳胶水相连,且所述的挡水板与转轴转动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罩壳顶部还设有固定环,所述的固定环与罩壳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环内部还贯穿有连接绳,所述的连接绳与固定环绳系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绳末端端口处还设有手环,所述的手环与连接绳绳系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采样前,工作人员首先将现有技术中的注射器分别与第一吸水管和第二吸水管插合相连,接着将该装置放在黑臭河涌的水面,因漂浮气囊充盈的作用,从而实现该装置漂浮在水面,然后工作人员可直接抽拉注射器,实现污水的抽吸提取,同时,工作人员也可打开电机,使电机驱动转轴带动搅拌杆同步转动,即通过搅拌杆的转动作用,从而达到对该装置周围区域水流的搅拌,实现污水内部不同密度污染物的流动混合,有效避免高密度污染物沉淀水域底部,导致采样结果失准的问题,此外,因第一吸水管的吸水口处于水域表面,第二吸水管的吸水口处于水域中端或底部,即提高污水采样的范围,有效解决了传统单一水面采样的问题,该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首先通过电动搅拌机构,能够提高水域不同密度污染物的流动混合,有效避免高密度污染物沉淀水域底部,导致采样结果失准的问题,其次通过双重高度采样吸水管,能够实现对水域上层与下层采样,拓展了后续人员对水域研究的准确,利于行业的推广应用,同时,工作人员握住手环,即通过连接绳的作用,避免该装置跟随水流移动导致丢失,蓄电池是为了给电机进行能量供应,挡水板是为了起到防水作用,提高对电机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黑臭河涌污水采样装置的剖视图。
罩壳1、电机2、转轴3、搅拌杆4、底板5、漂浮气囊6、第一连接杆7、第一吸水管8、第二连接杆9、第二吸水管10、蓄电池101、挡水板102、固定环103、连接绳104、手环105。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检验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贝源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02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科学用水样采集枪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氧化锌颗粒制备的检测取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