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件照相机的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1370.X | 申请日: | 201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孟青;李良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7/56 | 分类号: | G03B17/56;F16M1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134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件 照相机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照相机的调整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工件加工领域,需要对工件进行各个方向的摄影并进行存档或者放大检查,甚至放到网页中给客户浏览,因此,加工件成相的质量很重要,现在的给加工件照相的方法,大多通过简单的工具对加工件进行定位,通过手持相机对其进行照相,每次照完一个面还需要把加工件卸下来重新定位再照另外的面,而且手持相机进行照相过程中,手会有抖动,不能进行高精度的对焦和角度上的调整,从而照出来的照片不那么精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照相过程中,对工件各个侧面进行旋转到相机的镜头前,并且能够在固定相机的位置后,通过调整装置调整相机的细微距离,实现给工件精准照相的调整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工件照相机的调整机构,包括工件旋转机构和相机位置调整机构,所述工件旋转机构包括机架、转动连接在机架一端的第一工件固定座、机架另一端的第二工件固定座,所述第一工件固定座设有周向分布的把手,所述机架另一端设有一个与机架滑动配合的滑动轴,该滑动轴一端与第二工件固定座转动连接,滑动轴另一端与驱动滑动轴伸缩的伸缩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相机位置调整机构包括固定架、与固定架滑动配合的移动座以及与移动座滑动配合的相机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设有驱使移动座前后移动的第一调整装置,所述固定架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活动槽,对应的,所述移动座在与固定架对应的地方设有前后布置的第一滑轨;所述移动座设有驱使相机固定架左右移动的第二调整装置,所述移动座在与相机固定架对应地方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活动槽,对应的,所述相机固定架设有横向布置的第二滑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中间杆、两个分别与对应的中间杆铰接的连接杆、与两个连接杆都固定连接的手柄;所述两个中间杆的一端分别与机架铰接,所述两个连接杆都为“L”形体,该“L”形体一端与所述滑动轴后部铰接,“L”形体中部与对应的中间杆另一端铰接,“L”形体另一端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两个中间杆之间设有一个固定板,该固定板两端分别与对应中间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相机固定架前面设有一个固定所述相机的中间板,该中间板与相机固定架转动连接,相机固定架两侧设有两个调整中间板角度的第三调整装置,该两个第三调整装置分布在不同的高度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板前还设有与所述相机固定连接的相机底座,该相机底座与所述中间板上下滑动配合,中间板上端设有调整相机位置高度的第四调整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板与相机固定架通过两个贯穿螺栓转动连接,中间板在与两个贯穿螺栓对应处设有弯形的贯通槽;所述中间板与相机底座通过两个贯穿螺栓滑动配合,相机底座在与两个贯穿螺栓对应的地方设有上下分布的贯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调整装置、第二调整装置都为都为螺丝组件,所述螺丝组件包括定位螺母和与定位螺母配合的贯穿螺丝,其中,第一调整装置中,定位螺母与固定架后端固定连接,贯穿螺丝与移动座后部固定连接;第二调整装置中,定位螺母与移动座一侧固定连接,贯穿螺丝与相机固定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三调整装置、第四调整装置都为线性执行器,其中,两个第三调整装置中,线性执行器的输出端分别与中间板一侧抵接;第四调整装置中,线性执行器的输出端与相机底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中间板两侧在与两个第三调整装置对应的地方设有斜向中间板轴心的滑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机架上设有灯具承放架。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工件旋转机构的伸缩机构驱使第二工件固定座使工件被夹紧,由于第一工件固定座、第二工件固定座与机架都为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工件固定座的把手旋转,工件的各个侧面都被旋到相机的镜头前,方便对工件各个侧面进行照相。
2、通过相机位置调整机构中的第一调整装置调整相机前后距离,通过第二调整装置调整相机左右距离,通过第三调整装置自动调整相机的旋转角度,通过第四调整装置自动调整相机与工件的直线距离,从而使相机与工件能够进行位置和角度的微调,使拍出的效果更加精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康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13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镜切换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光学投影系统的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