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2001.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善;王平;屈会娟;王晓黎;黄钢;王昌桃;陈尚洪;陈红琳;郑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5/04 | 分类号: | A01C5/04;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61006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甘薯 平栽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栽仪,具体为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属于甘薯栽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又名甜薯,旋花科薯蓣属缠绕草质藤本;地下块茎顶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块茎,外皮淡黄色,光滑;甘薯栽培一般为起垄,移栽;移栽薯苗带4-5个节间,薯苗平插入土。
薯苗平插时,一般采用平栽仪在田地上开孔,再把薯苗插入孔中;而现有的平栽仪开孔两个孔间的距离无法调整,可能无法满足一些地形和土壤的田地;而插入薯苗后需要盖上沙土,而现有的平栽仪缺少盖土工具,需要专门携带盖土工具,可能会使携带产生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包括铁棍以及设置在铁棍一端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末端焊接有第一开孔弯钩,所述第一开孔弯钩表面通过螺栓与第一螺母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末端设有第二开孔弯钩,所述第二开孔弯钩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末端设有第三开孔弯钩,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内部均套接有推杆,所述两个推杆表面均开有刻度凹痕,所述两个推杆末端分别与第二开孔弯钩和第三开孔弯钩固定连接,所述铁棍远离连接管一端通过螺纹杆与第二螺母连接有铁锹。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弯钩、第二开孔弯钩和第三开孔弯钩之间平行设置,且第二开孔弯钩与第一开孔弯钩和第三开孔弯钩之间的距离一致。
优选的,所述铁棍与连接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与第一螺母数目均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一端焊接至铁棍表面。
优选的,所述铁锹与铁棍之间通过螺纹杆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通过电动推杆可有效的调节第一开孔弯钩、第二开孔弯钩和第三开孔弯钩之间的距离,可有效的根据土壤和地形灵活的调整株距,进而调整种植密度;通过铁锹的可有效的在薯苗平插后盖上沙土,不需要使用其他的铁锹工具,携带方便,通过螺纹杆与第二螺母实现了铁锹的转动与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推杆与第二开孔弯钩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铁锹与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棍,2、连接管,3、第一开孔弯钩,4、螺栓,5、第一螺母, 6、第一连接杆,7、电动推杆,701、推杆,702、刻度凹痕,8、第二开孔弯钩,9、第二连接杆,10、螺纹杆,11、第二螺母,12、铁锹,13、第三开孔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调式甘薯平栽仪,包括铁棍1以及设置在铁棍1一端的连接管2,所述连接管2末端焊接有第一开孔弯钩3,所述第一开孔弯钩3表面通过螺栓4与第一螺母5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通过螺栓4与第一螺母5可使第一开孔弯钩3与第一连接杆6连接紧密,所述第一连接杆6 末端设有第二开孔弯钩8,所述第二开孔弯钩8表面焊接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末端设有第三开孔弯钩13,所述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 9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7,且两个电动推杆7内部均套接有推杆701,所述两个推杆701表面均开有刻度凹痕702,刻度凹痕702起到测量推杆701 伸长量的作用,所述两个推杆701末端分别与第二开孔弯钩8和第三开孔弯钩13固定连接,所述铁棍1远离连接管2一端通过螺纹杆10与第二螺母11 连接有铁锹12,铁锹12可在薯苗平插入土后,为薯苗盖上沙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开孔弯钩3、第二开孔弯钩8和第三开孔弯钩13之间平行设置,且第二开孔弯钩8与第一开孔弯钩3 和第三开孔弯钩13之间的距离一致,使第一开孔弯钩3、第二开孔弯钩8和第三开孔弯钩13开的孔之间的孔距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铁棍1与连接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可有效的使铁棍1与连接管2之间连接与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0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