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物料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2215.X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822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李其玲;丁志明;黄理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43/044 | 分类号: | A47J43/044;A47J43/0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食物料理机 研磨组件 上盖组件 杯体 本实用新型 体内 食材 转轴 驱动 电机固定 转轴驱动 磨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杯体,上盖组件、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打装置;该上盖组件设置在该杯体上方,该第一电机设置在该上盖组件内,并适于通过延伸到该杯体内的第一转轴驱动该搅打装置,该搅打装置位于该杯体内,对该杯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打;该食物料理机还包括第二电机及研磨组件,该第二电机固定在杯体外侧或底侧,第二转轴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研磨组件工作,该研磨组件位于该搅打装置下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食物料理机,由于能够以两个电机分别驱动搅打装置和研磨组件,并使得该两者能够同时运行,因而具有能够速度快粉碎食材、磨头寿命长、不容易造成电机大幅升温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料理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速度快粉碎食材、磨头寿命长、不容易造成电机大幅升温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能够满足人们日常营养需求,特别是对健康的、高品质的食物追求,满足便捷、均衡、安全、健康、味美等功能的要求的诸如豆浆机之类的食物料理机大量出现于市场上。为了自动的制作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才能制成的诸如豆浆一类的食物,食物料理机生产商们普遍为食物料理机配备刀片、研磨组件之类适于加工硬质食材的装备。同时,为了驱动这些装备,电机等动力设备也被装备在现代的食物料理机上。虽然这样的配置使得食物料理机能够处理坚硬的食材,但是仍然具有不少缺点。
一方面,现有的刀片、研磨组件之类的用以粉碎食材的装备需要较长的时间才可以将食材粉碎好,使得食物料理机料理食物的整体效率较低。
另一方面,现有的刀片、研磨组件等粉碎食材用的装置往往需要长时间运行,这就导致在完成一次制作后,电机的温度明显升高。电机温度过高不但会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还会导致安全风险。
此外,现有的刀片、研磨组件之类的食材粉碎装置由于需要长时间高速运转,寿命不高,磨损严重。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粉碎速度快、磨头寿命长、不容易造成电机大幅升温的食物料理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粉碎速度快、磨头寿命长、不容易造成电机大幅升温的食物料理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物料理机,包括:杯体,上盖组件、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打装置,该上盖组件设置在该杯体上方,该第一电机设置在该上盖组件内,并适于通过延伸到该杯体内的第一转轴驱动该搅打装置,该搅打装置位于该杯体内,对该杯体内的食材进行搅打,其特征在于:
该食物料理机还包括第二电机及研磨组件,该第二电机固定在杯体外侧或底侧,第二转轴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带动研磨组件工作,该研磨组件位于该搅打装置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研磨组件包括静磨件、动磨件和轴杆座,第二转轴带动该动磨件转动,与该静磨件互相配合粉碎食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静磨件包括圆筒形的静磨件侧壁,该述静磨件侧壁上部设有向上延伸的圆筒形搅打腔,该搅打腔的直径大于该静磨件侧壁的直径;
该动磨件包括圆锥形的动磨件下部和圆柱形的动磨件上部,该动磨件下部的外侧设置有导料筋,该动磨件下部和该动磨件上部位于该静磨件侧壁内;
该动磨件上部上设有向上延伸入该搅打腔的延伸部,该延伸部上方设有扰流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静磨件还包括静磨件底壁,该静磨件侧壁自该静磨件底壁向上延伸,该静磨件底壁的中央设置有贯孔;
该轴杆座与该静磨件底壁固定连接,该第二转轴穿过该轴杆座及该贯孔,该动磨件与该第二转轴的一端连接并设置在该静磨件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该静磨件侧壁的下部对称的设有多个进料口,该静磨件的内壁与该导料筋对应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设有第一静磨粉碎齿,该第一静磨粉碎齿为直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2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