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凹模组件及使用该凹模组件的压接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3253.7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孔庆珍;明辉;吕振伟;李柯;崔朋硕;梁铁恩;陈涛;李艳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45/08;H01R43/04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615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模组件 凹模 压接模具 退料块 凸模 退料杆 模架 按压 凹模中心孔 本实用新型 工作区域 滑动装配 压接设备 铜鼻 下移 线束 压合 压接 电线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模组件及使用该凹模组件的压接模具,属于线束压接设备技术领域,压接模具包括模架、固定于模架上的凹模和凸模,凹模包括本体和沿凸模凹模布置方向滑动装配在本体上的退料块,退料杆穿过凹模中心孔和退料块连接,通过凹模组件和凸模的压接达到压合铜鼻和电线的目的,按压退料杆,退料块相对于凹模下移,使压合好的工件直接离开工作区域,操作方便,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束压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模组件及使用该凹模组件的压接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电瓶主要为汽车起动机、点火系统和车用电器提供电源,对汽车的安全行驶具有重要作用。汽车电瓶与接线柱之间通过电瓶线导电连接,电瓶线通过开口铜鼻与电瓶接线柱连接,电瓶线与开口铜鼻的连接是否可靠将直接影响车辆的正常运行和电瓶的使用寿命。目前,常用的电瓶线和开口铜鼻连接通过人工手动连接或人工操作液压钳挤压成型,由于人为操作过程中可控性较差,致使电瓶线和开口铜鼻连接质量不稳定,并且生产效率较低。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22856U、授权公告日为2017.03.1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压接模具,包括开有凹槽的底板,滑动安装于底板凹槽内滑动板,滑动板上依次安装有夹线组件、压接组件、退料组件和推动组件,作业时通过夹线组件夹持电线,之后压接组件将开口铜鼻和电线压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安装于压接组件下钳口固定块上的退料组件中的完成退料,推动组件将滑动板推出工作区域,将压接好的端子取出完成压接作业。但是此种压接模具将夹线组件、压接组件和退料组件平行布置,致使模具体积过大,装置结构复杂,作业工序较多,效率较低,给工人操作带来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模组件及使用该凹模组件的压接模具,以解决装置体积过大,结构复杂,工序较多较繁琐,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包括模架、固定于模架上的凹模和凸模,凸模和凹模上设有相对应的凸模成型面、凹模成型面,凹模包括本体和沿凸模凹模布置方向滑动装配在本体上的退料块,凹模成型面包括处于退料块上用于与凸模成型面配合压接工件的退料块成型面,本体上设有朝向凸模方向在退料块成型面对工件压接时与退料块挡止配合的压接挡止面,所述退料块连接有伸出凹模的退料杆,所述退料杆沿退料块滑动方向延伸,退料块通过凹模内的压接挡止面的挡止作用完成压接作业,通过退料杆推动退料块完成退料作业,使结构简化,并且退料杆和退料块置于凹模内部,在能完成压接和退料的前提下减小装置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退料块和退料杆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退料杆和退料块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退料块成型面为双圆弧结构,双圆弧结构起到提高压接质量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的退料杆设有朝向凸模方向在退料块对工件退料时与模架或凹模挡止配合的退料挡止面,防止退料行程过大,并且凹模抬起时可以将退料块和退料杆一并抬起,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第一种或第二种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压接模具还包括与退料杆顶推配合的打杆,打杆滑动装配模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压接模具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模架包括带有中心孔的模柄,所述打杆滑动装配在模柄的中心孔内,模柄的中心孔起到导向打杆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3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板压花模具
- 下一篇:汽车零件定位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