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液力耦合器拆卸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3848.2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腾希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4108 | 代理人: | 郭培培 |
地址: | 043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耦合器 拆卸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液压耦合器拆卸工具,拆卸工具第一支座中心设置有通孔,第二支座中心设置有安装座,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前后间隔设置,通过拉杆连接成一体,千斤顶安装在第二支座的安装座上,位于两支座之间,中空套管穿过第一支座中心的通孔,并通过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上,顶杆位于中空套管内部,解决液力耦合器拆卸困难,拆卸检修时易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轻便液力耦合器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液力耦合器在DTII型皮带输送机上应用广泛,但是液力耦合器为铝制壳体,拆卸时不能受力,在设备检修时稍有不慎就会对其造成损坏,导致液力耦合器拆卸困难,造成了检修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
现在采用的拆卸方法是,使用厂家提供的拆修螺杆,在拆卸螺纹孔处,旋入螺杆与电机轴端接触,依靠旋紧螺杆产生的顶力,使液力耦合器从电机轴端脱离。因螺杆顶端与电机轴端为摩擦式相对运动方式,能耗高,使得机械力转化效率很低,绝大部分情况下,因为顶力不足无法顺利完成拆卸,进而被迫采用破坏性方法,进行破坏性拆除,造成液力耦合器损坏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液压耦合器拆卸工具,解决液力耦合器拆卸困难,拆卸检修时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液力耦合器拆卸工具,包括前段带有螺纹的中空套管、第一支座、第二支座、顶杆、拉杆、千斤顶,
所述第一支座中心设置有通孔,第二支座中心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前后间隔设置,通过拉杆连接成一体,所述千斤顶安装在第二支座的安装座上,位于两支座之间,
所述前段带有螺纹的中空套管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中空套管穿过第一支座中心的通孔,并通过固定法兰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上,
所述顶杆位于中空套管内部,顶杆的长度长于中空套管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拆卸过程中,顶杆顶端与电机轴端接触不发生相对摩擦运动,降低能耗,机械力转化效率高,可以提供足够的顶力,使液力耦合器从电机轴端脱离,完成拆卸。
本实用新型工具的优点是,体积小,重量轻,便携性好,二人即可完成操作,拆卸简单迅捷,拆卸过程不对液力耦合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第一支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新型液力耦合器拆卸工具,包括前段带有螺纹的中空套管1、第一支座2、第二支座3、顶杆4、拉杆5、千斤顶6,
第一支座2中心设置有通孔,第一支座2外部等间隔固定连接有三个拉杆固定板,第二支座3中心设置有安装座,第二支座3外部等间隔固定连接有三个拉杆固定板,第一支座、第二支座前后间隔设置,通过拉杆5连接成一体,千斤顶6安装在第二支座的安装座上,位于两支座之间,
前段带有螺纹的中空套管1后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11,中空套管1穿过第一支座2中心的通孔,并通过固定法兰11固定连接在第一支座上,
顶杆4位于中空套管1内部,顶杆4的长度长于中空套管1的长度。
工作原理:通过千斤顶向前顶出,顶杆4便随之向前顶出,当顶杆4前端部遇到阻力时,通过千斤顶6的反作用力,支座系统向后运动,最终推动空心套筒向后移动,因为空心套筒前端部通过螺纹与液力偶合器联接,这时液力耦合器将随着空心套筒整体的向后移动,实现从设备轴端拆卸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山西通才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38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