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5136.4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3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波;梁鼎天;杨冬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鼎天;杨波 |
主分类号: | D06B23/14 | 分类号: | D06B23/14;D06B9/02;D06B2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媖;王允辉 |
地址: | 525256 广东省茂名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临界 染色流体 分流管 流通孔 内网筒 釜体 控流 超临界流体 染色釜 端盖 均流 染布 体内 本实用新型 染色效果 染色液体 滑动 釜壁 上套 上网 筒壁 网筒 连通 缠绕 流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釜体的釜壁上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所述釜体内设有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连通。由于控流圈、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相互配合,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以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有效缩短了均染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超超临界染色设备,具体是一种超临界染色釜。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临界流体染色釜在染色循环工作过程中,由于流体力场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被染织物上色不均匀,被迫延长均染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色效果好的超临界流体均流染色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临界流体均流的染色釜,包括釜体、端盖、内网筒,端盖设在釜体的一端,釜体的另一端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内网筒的一端固定在釜体内的一端且与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连通,釜体的釜壁上且位于两侧分别设有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当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出口,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为超临界染色流体入口,所述内网筒上套装有控流圈,所述控流圈可沿着内网筒滑动,用以控制超临界染色流体流过内网筒筒壁上网孔的速度,被染布缠绕在内网筒和控流圈上。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内设有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所述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管壁上都分布有多个分流孔,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釜体上设有用以加热超临界染色流体的加热板。
进一步地,还包括外网筒和弹簧,所述外网筒设在釜体内套装在被染布的外围,外网筒的一端与釜体一端的内壁之间设有所述的弹簧,外网筒的另一端顶压在端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和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分别与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中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控流圈、分流管体A和分流管体B的相互配合,使超临界染色液体的流动均匀,以提高染布的染色效果,从而避免染色不均匀及颜色缸差问题,有效缩短了均染时间,提高了染色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端盖;3、内网筒;4、外网筒;5、弹簧;6、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A;7、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B;8、超临界染色流体流通孔C;9、控流圈;10、被染布;11、分流管体A;12、分流管体B;13、分流孔;14、加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鼎天;杨波,未经梁鼎天;杨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5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纺用定点印染设备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生产用浸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