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浮式管棒材导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5540.1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27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葛廷军;高永;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29/0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61214 | 代理人: | 钟欢 |
地址: | 72101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浮式管棒材 导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材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浮式管棒材导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管棒材成型过程中,特别是对于稀有金属质地的异型薄壁管在成型过程中,由于生产过程中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摆动、偏斜等现象,造成管棒材的直线度、圆柱度不达标,表面容易被划伤、磨损,进而导致成型后的各项参数精度降低,影响产品表面质量,从而造成磨损、划伤等缺陷,引起加工不足或过加工等问题,最终对生产成品率带来影响。因此在加工时,必须对管棒材输送的直线度和稳定性进行严格控制。
人们针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研究,但是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专利申请《一种导套》(申请日2013年11月8日,申请号201310554932.6,申请公布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公布号CN 104624814 A),其主要由导套体壁和容置导柱的空间构成,所述导套的主要技术特点在于,导套体壁内部设置有细小的、呈螺旋状分布的散热道,这有利于导套快速降温,且有效控制温度,能够延长导套和导柱的寿命。但是经过分析不难发现,所述结构的导套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导套体壁内的螺旋状散热道是该结构的技术重点,从结构和加工工艺方面而言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增加了加工难度,且加工成本会高;
2、导套体壁内设计螺旋状散热道,对于体壁较薄的导套而言,降低了导套自身的强度,容易磨损;
3、该发明专利的导向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未解决导向过程中的磨损、划伤等接触性问题;
4、该发明专利所述导套的特殊结构决定了其在安装使用时,需额外加装进、出水路,增加了结构的复杂性和额外成本;
专利《一种管材探伤用导套》(申请日2013年6月8日,申请号201320332973.6,授权公告日2013年11月27日,授权公告号CN 203310805 U),其结构主要包括:外套、内芯、盖板和螺栓。其主要技术特点在于该导套为分体结构组成,由上、下内芯镶嵌与外套中,内芯上、下两外端面设置有导向槽。其拆卸、更换方便,易于磨损后的内芯正反面都可以使用。经分析,此种结构的导套存在以下几点缺陷:
1、所述的分体结构,在每次替换内芯时都需要调整内芯与管棒材之间的间隙值,且螺栓式的紧固方式在管棒材偏移的情况下容易引起硬性划伤、磕伤;
2、内芯直接与被导向管棒材外表面接触,在此种前提下不对其外表面产生磨损或划伤,那么内芯的表面质量精度要求将很严格,因此与之对应的加工成本和加工工艺复杂程度也会随之提升;
3、分体式的结构在整体更换时并不简单,特别是对于管棒材产品而言,所需导套在更换时需严格控制导套两端间隙值的均值性和平行误差,因此,增加了操作人员的执行难度。
专利申请《一种导套导向装置》(申请日2014年11月24日,申请号201410679437.2,申请公布日2015年4月1日,申请公布号CN 104476156 A)主要包括导套与固定架两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为圆柱型结构,其中心设置有中心孔,固定架上设有安装孔,导套设置于安装孔内,导套的中心孔内壁上设有一层弹性层,弹性层的中下部设有用于支撑轴的凸起,所述导套上端设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套设于导套上。此种结构的导套,在其出口端设计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层,弹性层的最小内径小于轴的直径,在竖直方向作用下,可以防止管材从中心孔脱落。但是在水平输送过程中,会对管材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不利于管材的输送,而且对于有高精度表面质量要求的管材,所述的橡胶弹性层可能会对所加工管材的外表面产生磨损或划伤;其次,该种结构的导套不适合与薄壁管材的加工过程,因为其橡胶弹性层的内径小于管材直径,容易引起薄壁管材端头产生变形;此外,所述导套导向装置的T型结构决定了导套只能使用一端,而另外一端受自身结构影响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浮式管棒材导向装置,解决了管棒材在输送时摆动、偏斜时容易损伤表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浮式管棒材导向装置,包括管状的壳体,壳体的侧壁连接有多根送气管形成壳体气道,所述壳体内套有导套,所述导套上开设有气孔形成导套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送气管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壳体气道与所述导套气道互相垂直。
导套与壳体内腔同轴过盈配合。
送气管前端连接有快插接头,壳体的侧壁与快插接头采用螺纹连接方式相连。
壳体的侧壁与快插接头的连接处通过密封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北锆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5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零件打磨操作台
- 下一篇:磨床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