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态轴模块及激光振镜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8877.8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1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良;崔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26/10;B23K26/362;B23K26/08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 模块 激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态轴模块及激光振镜。
背景技术
在激光标刻的应用过程中,通常采用F-θ场镜对激光器发出的光束进行聚焦,这种场镜聚焦在扫描范围较小时,能实现扫描范围内中心和边沿点的焦斑直径基本一致,但当扫描的范围较大时,很难实现全幅面内激光光斑的均匀性和激光功率一致性,更无法完成在任意不规则物件表面和曲面的激光标刻。
在激光打标的应用过程中存在两种聚焦方式,一种是后聚焦振镜就是我们平常使用的最普通振镜,这种产品因为成本低,操作简便,具有较大的普及性应用,但是扫描面积受到F-Theta透镜的限制,扫描平面内的每个光点的大小不一样,中间的较小周围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枕型和腰鼓型失真,只能满足小幅面平面打标的常规应用。前聚焦振镜就是动态聚焦振镜,采用动态聚焦的振镜扫描方式,由于可以将焦距拉长,从而增大了扫描面积,是目前大幅面高速扫描的最佳方案,并且可以保证扫描平面内每一个光点的一致性。
目前已经有的动态聚焦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音圈电机带动透镜的方式,其移动范围小,散热很难处理,稳定性不够高;第二种是采用振镜电机带动连杆机构和滑块传动予以实现,其响应时间比较长,影响实际工作速度。具体为:将电机转动(实际是一定角度内的摆动)运动转换成透镜的水平移动方式,曲柄连杆机构中的曲柄、连杆铰接处以及连杆、滑块铰接处,由于加工制造精度及装配精度等原因,配合间隙大小不一,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摆动不稳定,反馈有延迟、误差等现象。
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动态聚焦方式存在配合间隙大小不一,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摆动不稳定,反馈有延迟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态轴模块及激光振镜,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动态聚焦方式存在的配合间隙大小不一,不易控制,容易造成摆动不稳定,反馈有延迟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新型动态轴模块,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曲柄、第一弹簧钢带以及第二弹簧钢带;
所述曲柄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曲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围绕所述旋转轴所在的轴心线旋转;
所述第一弹簧钢带贴覆于所述曲柄的一侧,末端逐渐远离所述曲柄并以第一方向向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一连接点延伸至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点;
所述第二弹簧钢带贴覆于所述曲柄的另一侧,末端逐渐远离所述曲柄并以第二方向向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二连接点延伸至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点;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并且,所述第一弹簧钢带自由端与所述第二弹簧钢带自由端为交叉状态。
更进一步地,
所述曲柄包括一体连接的主体部和转动部,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用于旋转轴穿过的通孔;所述转动部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围设形成三角结构,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主体部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对称设置于所述曲柄的中线的两侧;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主体部并且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旋转轴同心。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弹簧钢带包括具有夹角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空间,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形成的角部位于所述第一夹角空间内,所述第一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三侧壁的切线。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二弹簧钢带包括具有夹角的第二连接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空间,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形成的角部位于所述第二夹角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贴合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延伸部形成所述第三侧壁的切线。
更进一步地,
所述第一弹簧钢带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曲柄连接,所述第二弹簧钢带通过第二紧固组件与所述曲柄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导向机构包括连接部、滑块以及滑轨;
所述连接部的下方设置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述第一弹簧钢带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点,所述第二弹簧钢带的末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第二连接点;
所述连接部的上方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滑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所在的直线。
更进一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金海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88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