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79258.0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56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好年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33/12;B29C4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44242 | 代理人: | 冯筠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塑胶 一体 成形 模具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包胶套啤注塑工艺,又称为模内注塑,从注塑模具发展至今,所有的包胶产品,均为如下3种方式:1,一种二次注塑成型,产品一般包括主体(硬胶)部和外包(软胶)部分;2,产品一般包括主体(硬胶)部和外包(硬胶)部分,但需第一射(即第一次注塑)硬胶熔胶温度,高于第二射(即第二次注塑),以上2道工序,在模具制造时,先制造硬胶主体,主体硬胶模具设计按正常设计程序,外包(软胶)模具设计要以硬胶成品作为参照,不用再放缩水,后模部分同硬胶主体一致,前模不同的是有包胶形状,在生产时先生产出硬胶主体,然后把硬胶主体放入外包模具内,进外包软胶注塑生产;3,塑胶直接套啤五金件。现有的专利文献中也有一些公开技术,比如CN201611087053.7公开了钢化玻璃与塑胶件的复合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但模具作为制造中的一个重要设备,需要合理设计,以便于实现量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所述下模仁设有内腔,所述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还包括行位组件,以及安装于内腔的模芯组件;所述行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若干滑移行位;所述滑移行位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模芯组件包括用于承载玻璃的本体,以及用于玻璃定位的定位件;所述行位组件、本体、玻璃、上模仁之间的间隙形成注塑模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还包括安装于内腔的顶出机构;所述模芯组件可拆式安装于顶出机构的上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模芯组件与顶出机构之间通过磁铁吸合。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本体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所述模芯组件还设有滑动连接于凸缘侧面的若干侧行位件。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玻璃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件为滑动连接于本体且插装于定位孔的定位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滑移行位的数量为4个。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玻璃的四周边缘包覆有塑胶层;所述塑胶层向一侧延伸,以形成翻边。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塑胶层设有用于嵌入玻璃的嵌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玻璃的表面设有UV油膜和防爆膜。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玻璃的侧面设有若干渗入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技术效果是: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下模仁与上模仁之间设有滑移行位,通过模芯组件定位以及承载玻璃,滑移行位、本体、玻璃、上模仁之间的间隙形成注塑模腔,通过膜内注塑成形的方式制造玻璃与塑胶的复合结构,可实现批量化生产,玻璃与塑胶的复合牢固可靠,且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模芯组件与顶出机构通过磁铁吸合,玻璃与模芯组件的安装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的分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玻璃与塑胶的分解视图。
附图标记
10模具结构1 上模仁
2 下模仁21内腔
3 行位组件31前行位
32后行位33左行位
34右行位4 模芯组件
41本体411 凸缘
42定位件6 顶出机构
7 玻璃71定位孔
8 塑胶层81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一种玻璃与塑胶一体成形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行位组件,以及安装于内腔的模芯组件。下模仁设有内腔,行位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间的若干滑移行位,滑移行位的内侧设有凹槽。模芯组件包括用于承载玻璃的本体,以及用于玻璃定位的定位件,行位组件、本体、玻璃、上模仁之间的间隙形成注塑模腔。其中,玻璃为防爆玻璃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好年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好年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792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剪叉式二次推出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