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耳擦拭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0210.1 | 申请日: | 201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33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兴;龙飞;王洋;朱春奎;李鸿成;王卓伟;陈泽伟;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6 | 分类号: | H01M4/26;H01M10/0525;H01M4/04;B08B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414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擦拭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圆柱型锂离子电池极耳擦拭机构。
背景技术
在圆柱型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极耳因为生产工艺的原因会残留一些油污、电解液、粉尘等污物,在后序焊接时,极耳在焊接前不经过擦拭清洗,直接焊接,而未经擦拭的极耳直接焊接,容易造成虚焊,严重影响电池性能,同时对焊头损伤较大,焊头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擦拭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因极耳上残留污物造成后序虚焊而影响电池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极耳擦拭机构,包括盒体和用于盖合所述盒体的盒盖,所述盒体内和所述盒盖内分别填充用于擦拭极耳的第一柔性擦拭件和第二柔性擦拭件,填充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第一柔性擦拭件在自然状态时凸出于所述盒体,填充于所述盒盖内的所述第二柔性擦拭件在自然状态时凸出于所述盒盖,所述第一柔性擦拭件和所述第二柔性擦拭件上均浸有用于擦拭极耳的擦拭液。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通过锁扣件压紧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通过铰链铰接,所述锁扣件与所述铰链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锁扣件包括铰接于所述盒盖外侧面的锁扣环,所述盒体对应的外侧面设有用于与所述锁扣环挂接的锁扣钩。
进一步地,所述盒体和所述盒盖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盒盖的口部与所述盒体的口部平齐对接并通过所述锁扣件压紧盖合。
进一步地,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的结构相同且具有与所述盒体相同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柔性擦拭件为海绵件,所述第二柔性擦拭件为海绵件。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件上设有若干个吸附孔,所述吸附孔具有向所述盒体的底部或向所述盒盖的底部延伸的深度。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孔呈阵列布设于所述海绵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擦拭液为酒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极耳擦拭机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极耳擦拭机构,在盒体和盒盖内分别设置有凸出的柔性擦拭件,盒盖和盒体盖合后,凸出的柔性擦拭件会受到挤压,进而将经过盒体和盒盖之间的极耳擦拭干净,极耳经过盒体和盒盖,极耳的两个表面及侧面均能与紧密柔性擦拭件接触,因此,极耳通过擦拭机构,即可清除擦掉极耳上残留的油污、粉尘等污物,避免后序造成虚焊而影响电池性能的问题,同时对焊头起到保护在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擦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擦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擦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极耳擦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盒盖;2-极耳;3-盒体;4-锁扣钩;5-吸附孔;6-铰链;7-锁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02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揉平头以及超声波揉平装置
- 下一篇:电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