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0320.8 | 申请日: | 2017-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93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路志浩;张传兴;胡庆浩;丁金栋;牛美君;巩亮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0 | 分类号: | B01F3/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高鹏飞 |
地址: | 256407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针 自动平衡 进液腔 本实用新型 气体通道 液体通道 内套管 溶药器 溶药 操作过程 套管结构 空心针 套管 分隔 负压 联通 正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其特征是,包括进液腔,进液腔的末端为套管结构,套管内通过金属针分隔为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的金属针与内套管之间有缝隙,内套管末端与金属针之间也有缝隙,构成气体通道;金属针为空心针与进液腔联通构成液体通道。本实用新型对溶药时形成的正压或负压进行补偿,达到自动平衡压力的目的,提高了溶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属于医疗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溶药器是用于配制药液的一种医疗器械。配制药液时,需要将液体注入瓶中,或从瓶中抽出液休。但由于药瓶(如西林瓶)是密封的,注入液体时,瓶内正压上升,药液不容易注入;反之,药液也不容易抽出。通常作法是,注入液休时,预先将瓶中的气体抽出,使瓶内预先形成负压,再将液体注入,以对冲液体注入时产生的正压;反之,抽出液休时,预先将气体注入瓶中,预先形成正压,再将液体抽出,以对冲抽出液体时产生的负压。溶药器配有金属针尖,属于锐器,本来就容易在操作过程中刺伤医护人员形成风险,如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对冲压力,就加大了这种风险概率和严重程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方便对冲压力的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其特征是,包括进液腔,进液腔的末端为套管结构,套管结构内通过金属针分隔为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的金属针与内套管之间有缝隙,内套管末端与金属针之间也有缝隙,构成气体通道;金属针为空心针与进液腔联通构成液体通道。
所述的外套管一侧开有通气孔。通气孔配合气体通道方便气体的外泄。
所述的进液腔的末端为梯形状,上段为矩形。此种结构形式的进液腔,溶液进入液体通道具有一定冲力,更加方便下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对溶药时形成的正压或负压进行补偿,达到自动平衡压力的目的,提高了溶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液腔;2、金属针;3、套管结构;4、内套管;5、通气孔;6、外套管。
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自动平衡压力溶药器,包括进液腔1,进液腔1的末端为套管结构3,套管结构3内通过金属针2分隔为液体通道和气体通道;所述的金属针2与内套管4之间有缝隙,内套管4末端与金属针2之间也有缝隙,构成气体通道;金属针2为空心针与进液腔1联通构成液体通道。
所述的外套管6一侧开有通气孔5。通气孔5配合气体通道方便气体的外泄。
所述的进液腔1的末端为梯形状,上段为矩形。此种结构形式的进液腔,溶液进入液体通道具有一定冲力,更加方便下药。
本结构具有液体和气体两个通道,两个通道呈内外两层套管的同心结构,其中气体通道用于进气或出气时进行补偿。
上述实施案例仅是为清楚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限定。对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03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取物溶解罐
- 下一篇:一种微纳米气泡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