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1082744.8 申请日: 2017-08-28
公开(公告)号: CN207483452U 公开(公告)日: 2018-06-12
发明(设计)人: 傅长锋;赵璐瑶;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C02F3/34;G06F17/11
代理公司: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冯舜英
地址: 050085 河***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底泥 排泥 检查井 人工湿地系统 观察井 湿地池 污泥 本实用新型 人工湿地 一端连接 池底排 堵塞 泥沟 箅子 顶部设置 高效运行 基质粒径 基质填料 湿地植物 水力冲击 填料掉落 依次增大 运行过程 进入孔 通气孔 蓄积量 抽送 拱型 沟沿 连通 渗漏 沉淀 铺设 观察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由多个人工湿地池单元组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个人工湿地池单元包括:填有填料的湿地池(4)、湿地排泥沟(1)、底泥观察井(3)、底泥检查井(2)和湿地植物(5),湿地池(4)中的填料自下而上铺设,分别为粗砾石层(9)、中砾石层(10)和页岩层(11),湿地植物(5)种植在页岩层(11)上,在沿着湿地池(4)长度方向的两端池壁上,一端设置有进水口(6),另一端设置有出水口(7),进水口(6)和出水口(7)设置在湿地池(4)中填料的不同层上,在湿地池(4)池底沿着水流方向布置有湿地排泥沟(1),湿地排泥沟(1)顶部与湿地池(4)池底之间设置有漏泥篦子(8),在排泥沟(1)一端设置底泥观察井(3),另一端设置底泥检查井(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池(4)池底横断面设置成“V”型或“W”型,在池底“V”型或“W”型尖端布设湿地排泥沟(1),以便于汇集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池单元的长宽比大于3:1且小于10:1,湿地池(4)深度为1.0~1.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地排泥沟(1)横断面设置成微拱型,底宽为0.8~1.0m,湿地排泥沟(1)底部纵坡为0.5%~2%;漏泥篦子(8)的孔槽尺寸为5mm~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观察井(3)位于湿地池(4)内的湿地排泥沟(1)的一端,并与湿地排泥沟(1)贯通,底泥观察井(3)断面设置成圆形或方形,直径或边长为0.3~0.8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检查井(2)位于湿地池(4)外的湿地排泥沟(1)的一端,并与湿地排泥沟(1)贯通,底泥检查井(2)断面设置成圆形或方形,直径或边长为0.8~1.2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人工湿地池单元共用相邻的池壁,沿着水流方向设置的相邻两个人工湿地池单元,位于上游湿地池(4)的出水口(7)同时是下游湿地池(4)的进水口(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6)设置在粗砾石层(9)上,出水口(7)设置在页岩层(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不堵塞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7)设置在粗砾石层(9)上,进水口(6)设置在页岩层(11)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274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