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金属泡沫的空气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2789.5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田恩泽;莫金汉;高德文;张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51/00;B01D46/00;B01D50/00;B03C3/017;B03C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网 金属泡沫 带孔金属板 放电针阵列 绝缘外壳 可开启 空气过滤装置 电源正极 接地极 颗粒物 流道 上游 空气流动方向 室内空气净化 室内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输出电源 重复利用 装置结构 低臭氧 正极性 捕集 低阻 去除 清洗 | ||
1.一种基于金属泡沫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可开启绝缘外壳(2)流道区域内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安装的放电针阵列板(4)、带孔金属板(5)、上游金属网(6)、金属泡沫(8)以及下游金属网(9),在所述可开启绝缘外壳(2)的非流道区域设有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3);可开启绝缘外壳(2)的流道区域且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为开敞端;其中,第一电源(1)的正极与放电针阵列板(4)相连,第一电源(1)的接地极与带孔金属板(5)相连;第二电源(3)的正极与上游金属网(6)相连,第二电源(3)的接地极与下游金属网(9)相连;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与带孔金属板(5)、带孔金属板(5)与上游金属网(6)、上游金属网(6)与金属泡沫(8)之间均留有距离,金属泡沫(8)与下游金属网(9)贴合设置;金属泡沫(8)通过固定部(7)与可开启绝缘外壳(2)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1)和第二电源(3)为直流正电电源,且极性均为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由沿垂直于空气流动方向间隔30~60mm均匀排布的若干条水平向金属钢条和其上支撑的间隔30~60mm均匀排布的多个不锈钢针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的每条金属钢条长度与空气流道的长或宽相同,宽度不超过10mm,厚度不超过3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的每条金属钢条除与不锈钢针接触点外,均涂敷绝缘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的每根不锈钢针与带孔金属板(5)上的孔一一对应,且不锈钢针的针尖位于所对应的圆孔中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的每根不锈钢针长度为10~3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金属板(5)上的开孔为直径20~40mm的圆孔,且开孔边缘设有30~60度的倒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金属板(5)、上游金属网(6)和下游金属网(9)为厚度不超过2mm的不锈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针阵列板(4)的金属钢条与带孔金属板(5)之间留有的距离比不锈钢针的长度长5~15mm;所述带孔金属板(5)与上游金属网(6)之间留有距离的距离为15~30mm;所述上游金属网(6)与下游金属网(9)之间留有距离的距离为15~30mm且至少比金属泡沫(8)的厚度长10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泡沫(8)为单层,厚度为5~20mm之间,孔径在20~90ppi之间,孔隙率在75%以上,该金属泡沫内的孔隙之间相互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27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滤网及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三耳快拆式除尘滤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