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型红外汽车探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3382.4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7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汪亮亮;周金峰;都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8 | 分类号: | G01S17/08;G01S17/93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红外 汽车 探测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外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加冗余度、增强信号发射强度的红外汽车探测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利用红外光挡探测经过的车辆的设备,其最大探测距离为二十米左右。但随着车辆的增多,导致道路的不断拓宽,其探测距离已远远无法满足正常工作需要。尤其是在能见度低的情况下,其探测距离还要缩短,从而导致无法正常工作,设备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距离探测的红外汽车探测电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增强型红外汽车探测电路,包括红外接收模块和至少两个红外发射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之间相互串联并分别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一端接电源,其另一端接驱动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接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一端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其另一端接单片机,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还接有下拉电阻,所述下拉电阻一端接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信号连接单片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接收模块采用HS0038B型红外接收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HS0038B型红外接收模块3脚接电源,2脚接地,1脚与单片机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采用TSAL6200型红外发射二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上套有透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透镜采用5°聚光透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结构的红外汽车探测电路不仅探测距离广、可靠性高,同时兼容性好、功率低、环境影响小。本实用新型控制简单,效率高,在车辆探测使用中具有广阔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HS0038B红外接受集成模块内部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TSAL6200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发射强度角度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制波形图。
图中所示:1 红外接收模块,2红外发射二极管,3 单片机,4 稳压二极管,5 驱动三极管,6 上拉电阻,7 限流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增强型红外汽车探测电路,包括红外接收模块1和至少两个红外发射二极管2,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2之间相互串联并分别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4,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2一端接电源,其另一端接驱动三极管5的集电极;所述驱动三极管5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驱动三极管的基极接限流电阻7,所述限流电阻7一端接驱动三极管的基极,其另一端接单片机3,所述驱动三极管5的发射极还接有下拉电阻6,所述下拉电阻6一端接驱动三极管的发射极,其另一端接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信号连接单片机3。
本电路采用两路冗余设计,两只红外发射二极管串联,同时每只红外发射二极管并联一个稳压二极管,增大发光强度;同时如果有一只损坏还可以继续使用,提高可靠性。利用驱动三极管作开关,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发出调制信号,透过发射二极管对外发射信号,同时发射二极管上罩有透镜,实现有效聚光和提高发射距离。红外接收模块与单片机相连。
为进一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特选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3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图像识别与雷达测距的安全预警系统
- 下一篇:机载激光扫描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