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3899.3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62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涛;宋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工德润特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3/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房 节能 通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属于节能通风领域。
背景技术
通风设备是在建筑中完成通风工作的各项设施,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又称为换气,通风设备分为工业通风设备,家用通风设备两种。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0910263858.6 的一种通风装置(20),其用于空气可调节的物体,其中,该通风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空气引导穿过空气待调节的物体的空气引导装置,但是现有的技术通风装置无动力装置,通风性不够,有动力装置不够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以解决通风装置无动力装置,通风性不够,有动力装置不够节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其结构包括通风座、通风球、动力装置、太阳能装置、散热口,所述通风座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与扇叶、电机、旋转轴、电线组成,所述电机上设有旋转轴,所述电机通过旋转轴设有扇叶,所述电机与旋转轴过盈配合,所述电机通过电线与太阳能装置连接,所述太阳能装置由安装板、安装框、太阳能充电板组成,所述太阳能充电板通过安装框嵌于安装板内。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座上方设有通风球。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球与通风座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球上设有散热口。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座为圆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球为不锈钢材质,不容易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扇叶为塑料材质,容易加工生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设有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由安装板、安装框、太阳能充电板组成,通过太阳能装置为动力装置提供电能,既环保通风效果又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的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的太阳能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通风座-1、通风球-2、动力装置-3、太阳能装置-4、散热口-5、扇叶-301、电机-302、旋转轴-303、电线-304、安装板-401、安装框-402、太阳能充电板-4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房的节能通风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通风座1、通风球2、动力装置3、太阳能装置4、散热口5,所述通风座1内设有动力装置3,所述动力装置3与扇叶301、电机302、旋转轴303、电线304组成,所述电机302上设有旋转轴303,所述电机302通过旋转轴303设有扇叶301,所述电机302与旋转轴303过盈配合,所述电机302通过电线304与太阳能装置4连接,所述太阳能装置4由安装板401、安装框402、太阳能充电板403组成,所述太阳能充电板403通过安装框402嵌于安装板401内,所述通风座1上方设有通风球2,所述通风球2与通风座1过盈配合,所述通风球2上设有散热口5,所述通风座1为圆柱体,所述通风球2为不锈钢材质,不容易生锈,所述扇叶301为塑料材质,容易加工生产。
本专利所说的电机302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在进行使用时通风座1设于机房上方,通风球2无动力情况下可旋转由散热口5通风,由动力装置3的配合,电机302通过旋转轴303带动扇叶301旋转,加强通风效果,由太阳能装置4中的太阳能充电板403为动力装置4提供电能,更加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工德润特电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电工德润特电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38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