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5415.9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立;陈松;王成军;薛艳峰;侯海亮;王超;宋博浩;韩雪婷;曾林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驰宇空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10 | 分类号: | G01S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炜 |
地址: | 10007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系统 无线电 本实用新型 信号处理机 二次电源 射频组件 收发天线 设备安装结构 空中平台 依次连接 固定性 量测量 弹体 功耗 测量 携带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二次电源和依次连接的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组成,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分别与二次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可以在中小型空中平台上安装使用,脱靶量测量精度高,尺寸小,方便安装与携带,功耗低,成本低,设备安装结构固定性强,安装在弹体上稳定易测量,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脱靶量测量对于评估和鉴定攻击性武器的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是靶场测量任务的核心内容之一。通常,脱靶量测量分为标量脱靶量测量和矢量脱靶量测量。其中,标量脱靶量测量指的是遭遇过程中靶体与目标最小的相对距离,而矢量脱靶量不仅要测得遭遇过程中靶体与目标最小的相对距离,而且还要获得两者的相对运动轨迹和相对速度矢量。现有技术的脱靶量采集系统有:
(1)弹载调频连续波脱靶量测量雷达系统,包括收发天线、与发射机集成设计的频率综合器、连接低噪声放大器LNA的接收机和数字信号处理器;但是该系统采用多天线雷达测距回波系统,单刀N掷电子开关控制雷达天线,集成设备成本高;发射天线以扇形向指定空域辐射连续覆盖靶弹环形表面,该过程易使设备天线磨损,损坏测量设备;且在靶弹航行的过程中机动动作过大,收发天线的磨损极易造成测得的参数失真,降低了系统的整体测量精度;
(2)现有技术中的脱靶量矢量测量系统无法应用于中小型空中平台;测量精度不够高,尺寸过大,不便于上空载荷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出现上述技术缺陷的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由二次电源和依次连接的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组成,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分别与二次电源相连接。
进一步地,收发天线包括发射天线和与发射天线无线连接的多个接收天线。
进一步地,发射天线采用左旋极化,接收天线采用右旋极化。
进一步地,发射天线的辐射部分中间填充高介电常数介质。
进一步地,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采用螺旋天线形式。
进一步地,射频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脉冲功率放大器、频率综合器和接收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可以在中小型空中平台上安装使用,脱靶量测量精度高,尺寸小,方便安装与携带,功耗低,成本低,设备安装结构固定性强,安装在弹体上稳定易测量,可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收发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射频组件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无线电脱靶量采集系统,主要由二次电源和依次连接的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组成,收发天线、射频组件、信号处理机分别与二次电源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驰宇空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驰宇空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5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