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89883.3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86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洪;顾刘海;秦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层 集束管 燃料罐 外筒体 焊接接头 引出结构 大型船 内筒体 内筒 密封 本实用新型 低温介质 屏障保护 后封头 体内部 漏点 内罐 渗入 穿透 体内 穿过 外部 延伸 申请 保证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所述燃料罐夹层由内筒体与外筒体围成,包括至少一个集束管,所述集束管分别密封穿透于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管线自内筒体内部穿过所述集束管延伸至所述外筒体外部,管线与集束管之间密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分散的管线从内筒体内后封头集中引出,保证了夹层焊接接头得到二级屏障保护,减少了夹层内焊接接头数量,减少了夹层漏点,降低了低温介质渗入夹层的风险,还大大提高了内罐容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大型船用燃料罐,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
背景技术
大型船用LNG燃料罐设备为卧式双层壳容器,罐体主要结构由内胆、外壳、夹层管线、支撑、鞍座等组成。
内胆贮存温度大约为-162°的LNG介质,内胆与外壳之间(夹层)采用绝热材料进行保温,为保证LNG液体及气体的输入及输出,位于夹层的空间布置了诸多管线(液相管及气相管)。上述夹层管线出口设置在内筒体或内后封头上,然后在夹层内的空间进行布置,最后通过外后封头引出。
在以往的经验设计中,夹层管线通常都是单根分别引出的,具体结构见图1,传统大型船用LNG燃料罐夹层管线引出结构的设计都是单独考虑的,虽经过有限元分析计算且计算结果满足了标准要求,但是缺陷主要有两点:第一,管线为单壁管且较为分散,即焊接接头较多,有一旦泄漏缺少二级屏障的保护却无法进行及时处理的风险;第二,该结构要求内后封头与外后封头间的夹层空间要比较大。
首先,当设备充装或使用LNG时,由于LNG的温度很低,达到了-162°,一旦发生泄漏,低温液体将从内罐渗入夹层,使得燃料罐真空丧失,然后很低的温度会随着鞍座传到船体上,温度可能会在-40℃以下(时间越长温度越低),由于船体材质为碳钢或低合金钢无法承受此温度,存在使船体低温脆断的隐患概率较大。
其次,随着船用燃料罐大型化的发展,容积最大化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由于船体空间有限,不可能通过增加LNG燃料罐长度或直径从而增加内罐容积,只能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降低内胆与外壳之间的夹层来增大内罐容积,鉴于上下夹层的减小受到保温要求的最小间距要求,所以只能降低后部夹层(内后封头与外后封头间)。当使用传统的夹层管线引出结构时,为能合理的布置管线,通常L值(如图1)约为750mm-800mm,大大浪费了后部空间,使得船用燃料罐容积最大化受到了限制。
所以,传统的夹层管线引出结构较不合理,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所述燃料罐夹层由内筒体与外筒体围成,包括至少一个集束管,所述集束管分别密封穿透于所述内筒体与外筒体,管线自内筒体内部穿过所述集束管延伸至所述外筒体外部,管线与集束管之间密封。
优选的,在上述的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集束管分别密封穿透于所述内筒体的内后封头与所述外筒体的外后封头。
优选的,在上述的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集束管凸伸出所述外筒体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膨胀节。
优选的,在上述的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集束管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在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集束管两端面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多根管线与螺纹孔之间密封连接。
更优选的,在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螺纹孔外凸于所述集束管外部。
优选的,在大型船用燃料罐夹层的管线引出结构中,所述集束管的轴向平行于所述内筒体的轴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89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3m3集装箱式气化调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船用空气瓶用水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