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芯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0049.6 | 申请日: | 2017-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1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应永华;陈海斌;何海瑞;程可捷;梁益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1/42;F16K1/4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阀芯组件。
背景技术
矿用液压系统中会应用到各种阀结构,现有技术中由阀套、顶杆、阀芯等组成的阀芯组件中,阀芯与阀套之间通常都采用密封圈等软密封结构,在顶杆动作并使阀的回液腔和压力腔导通时,打开上述阀芯和阀套的对接处并使软密封结构处于打开状态,这样的软密封结构长期使用后容易腐蚀,关闭时阀芯与阀套无法保证连接的密封性,特别是在矿用环境中,进而降低整体阀芯组件工作的可靠性,对此,需要设计一种连接紧密、工作可靠的阀芯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连接紧密、工作可靠的阀芯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阀芯组件,包括:
阀套,由中空的回液阀套和中空的进液阀套对接而成,在回液阀套上设有回液腔,在进液阀套上设有压力腔,在进液阀套内还紧密安装有具有第一倾斜面的阀座,所述第一倾斜面面朝进液阀套中部设置;
顶杆,轴向插设于回液阀套中部且顶杆首端伸出回液阀套外;
阀芯,轴向插设于进液阀套中部且阀芯首端伸入回液阀套内,在阀芯外壁上设有可与第一倾斜面紧密贴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合围形成用于联通回液腔和压力腔的连接通道,在阀芯外套设有用于阀芯动作后复位的弹簧,所述顶杆可推动阀芯轴向位移并使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脱离,此时回液腔和压力腔导通,撤去顶杆外力,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阀芯复位并使第二倾斜面重新与第一倾斜面紧密贴合,此时回液腔和压力腔断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倾斜面面朝进液阀套尾端设置,所述第二倾斜面面朝进液阀套首端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中部一体式设有连接台,所述第二倾斜面设于连接台外侧,所述连接台面朝进液阀套的端面设置为平面,所述弹簧一端抵靠在进液阀套上,另一端抵靠在上述连接台的平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液阀套末端伸入进液阀套首端并将阀座抵紧在进液阀套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在回液阀套末端内侧紧密安装有导套,所述导套将阀座抵紧进液阀套内,所述阀座也对应将导套抵紧在回液阀套内,所述阀芯首端贯穿通过导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杆末端内侧设有沉孔,在阀芯首端端部外壁设有与沉孔适配的倒角,所述顶杆向末端方向位移时其末端与阀芯相接并推动阀芯位移,此时阀芯首端局部没入沉孔中,反之,顶杆末端与阀芯首端脱离且二者之间具有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改进,所述顶杆中部外壁与回液阀套内壁之间通过至少一组密封组件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首端、末端的外壁分别通过至少一组密封组件与进液阀套内壁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首端、末端的外壁各通过一组密封组件与进液阀套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挡圈和O型圈,所述两组密封组件相对设置。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整体结构布局合理,顶杆、阀芯和阀套连接紧密,特别是阀芯和进液阀套之间采用刚性的密封连接结构替换现有的密封圈等密封结构,并加设了阀座结构,即采用硬密封结构替换现有的软密封结构,进而可靠地实现顶杆、阀芯动作时与阀套之间的稳定配合,长期使用不易腐蚀,保证阀的回液腔和压力腔导通和断开工作的稳定性;初始状态下,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阀芯外壁上的第二倾斜面与阀座上的第一倾斜面密封贴合,此时连接通道关闭,回液腔和压力腔断开;顶杆向进液阀套尾端方向动作时,推动阀芯轴向位移并打开连接通道,此时第二倾斜面与第一倾斜面脱离,且连接通道打开幅度越大,流量越大,还实现了流量可控的效果;反方向驱动顶杆位移并使顶杆与阀芯脱开,阀芯在弹簧回复力作用下复位并使连接通道重新关闭,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密封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通道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连接通道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回液阀套;111、回液腔;12、进液阀套;121、压力腔;20、阀座;21、第一倾斜面;30、顶杆;40、阀芯;41、连接台;411、第二倾斜面;50、连接通道;60、弹簧;70、导套;80、挡圈;90、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长壁流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0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阀和具有其的净水设备
- 下一篇:无焊接钢板平板闸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