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盖自热饭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0120.0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1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吴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海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1/20 | 分类号: | A45C11/2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饭盒 内盒体 外盒体 米饭 隔板 本实用新型 自热 发热过程 加热米饭 菜盒盖 发热包 饭盒盖 透气孔 自发热 窜味 盒盖 盒体 水袋 加热 装入 容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盖自热饭盒,该饭盒包括饭盒外盒体、以及设置于该外盒体用于容纳米饭和菜的两个独立的内盒体,盒盖由一个独立的米饭盒盖和一个独立的菜盒盖组成,在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间设有隔板,在隔板上设有两个透气孔,在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装有自发热包和水袋。本实用新型能同时装入和加热米饭与菜,菜与饭不会窜味,并且发热包在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会直接接触到米饭和菜,具有使用方便和加热时间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饭盒,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两盖自热饭盒。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快消费品的需求迅速提升,特别是用于送外卖的一次性饭盒的需求量,如百度外卖、美团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80%的城市的快餐行业用到送外卖的一次性饭盒。即便是在发达的欧美国家以及不发达的非洲国家,其使用频率也逐年增加。同时,冷冻速食饭盒的需求量也快速发展。
目前,人们使用的大部分一次性饭盒功能单一,其功能仅在用于存储食物。不能直接有效蒸煮多种食物,特别在寒冷的冬天送到客户手中的饭菜容易冷,而对于肠胃不好的人是不能食用低温食品的,并且大部分食品在热的状态下风味更佳。另一方面,对于冷冻速食产品,必须加热才能食用。
市场上推出的饭盒种类很多,大多数没有设置独立的米饭和菜的盒盖,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相互串味,从而影响食物的口感。
自发热包放热时,产生的蒸气与米饭和菜接触,同样会影响食物的口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两盖自热饭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两盖自热饭盒,该饭盒包括饭盒外盒体、以及设置于该外盒体用于容纳米饭和菜的两个独立的内盒体,盒盖由一个独立的米饭盒盖和一个独立的菜盒盖组成,在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间设有隔板上,在隔板上有两个透气孔,在内盒体与外盒体之间装有自发热包和水袋。本实用新型能同时装入和加热米饭与菜,菜与饭不会窜味,并且发热包在发热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不会接触到米饭和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盖自发热饭盒中,该自热包内的自热剂的重量为10-50g。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盖自发热饭盒中,该自热包的厚度为2-5cm,所述第二料包的宽度为3-1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盖自发热饭盒中,该自热包的长度为8-20c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盖自发热饭盒中,该水袋水的净重量为100-120g。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盖自发热饭盒中,该透气孔在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间隔板上,产生的蒸气与米饭和菜不与接触。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两盖自热饭盒,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自发热包和水袋置于外盒与内盒之间,当将水袋撕开,使得水与发热剂反应而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热量用于加入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的米饭与菜,在保证加热效果的基础上,体积小,携带方便,自热包重量为10g,厚度为2cm,宽度为3cm,长度为8cm。
进一步地,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间设有隔板,防止米饭和菜相互渗透。
进一步地,透气孔设置在米饭内盒体和菜内盒体中间隔板上,使得产生的蒸气与米饭和菜不与接触,从而保持食物原本的味道。
进一步地,该外盒体以及两个对立的内盒体均为波纹状,以增加受热面积和增强饭盒的机械强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两盖自热饭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两盖自热饭盒内盒体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海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武汉海兴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0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