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0193.X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3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00 | 分类号: | F16F15/00;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王东东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电 驱动器 抑制 伸缩 柔性 结构 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飞行器的发展,对通信天线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天线的尺寸也越来越大,由于发射时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容积现在,许多天线采用大型展开结构和可伸缩的结构形式,目前大型可伸缩杆状结构已应用与天线结构中。
大型可伸缩天线,由于在伸缩过程中的几何尺寸的变化,所以弹性振动特性也是随着伸缩过程变化的,即振动的频率和幅值都是变化的,如何有效抑制其振动,需要研究一种振动控制方式与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直线运动驱动器、双转动轮、安装支架、可伸缩柔性梁、加速度传感器及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
所述安装支架为L形,所述可伸缩柔性梁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竖直杆的一侧,其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输出杆与安装支架的竖直杆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与安装支架连接,且与直线运动驱动器位于同一侧,所述可伸缩柔性梁的上下两侧通过一对双转动轮夹持,当可伸缩柔性梁运动时,双转动轮转动,双转动轮右侧的长度为可伸缩柔性梁伸缩的长度;所述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一端与安装支架的水平杆连接,另一端与可伸缩柔性梁连接,用于抑制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所述可伸缩柔性梁的自由端放置加速度传感器;
还包括伺服放大器、运动控制卡、电压放大器、电荷放大器及计算机;
所述计算机输出运动控制信号到运动控制卡,然后输出到伺服放大器驱动直线运动驱动器运动,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运动位移,输入运动控制卡后输入计算机;
所述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信号,输入电荷放大器,经过运动控制卡后输入计算机;
计算机根据输入信号得到控制量经运动控制卡D/A转换后输出到电压放大器放大后驱动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抑制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
所述直线位移传感器选用FAGOR光栅尺。
双转动轮在可伸缩柔性梁长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大于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输出杆的最大行程位移。
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计算机产生伸缩运动的信号,输出运动控制卡,然后进入伺服放大器驱动直线运动驱动器运动,直线位移传感器检测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运动位移;
第二步,直线运动驱动器的运动激励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信号,进过电荷放大器放大后,经过运动控制卡转换后输入到计算机,经过运算控制算法后,得到控制量,然后经运动控制卡D/A转换后输出到电压放大器放大后驱动压电堆驱动器,抑制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
第三步经过计算机运行振动分析处理相关算法,得到柔性梁可伸缩量伸缩运动时的振动特性,即振动随着伸缩位移的特性,伸缩特性具体指柔性梁伸缩时,柔性梁的振动幅值和频率的变化特性,并且得到该装置对可伸缩柔性梁振动的抑制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装置简单,容易搭建,物理上实现容易,采用滚动夹持双转动轮装置,对柔性梁的伸缩阻力小,实验方便;
(2)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柔性梁伸缩时的振动,采用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抑制柔性梁的振动,测量和控制精度高;
(3)通过计算机测量柔性梁的伸缩位移和检测的振动关系,以及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抑制振动的效果,可以有效分析一种可伸缩柔性梁的振动特性和抑制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柔性梁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基于压电堆驱动器抑制伸缩柔性结构振动装置,包括直线位移传感器1、直线运动驱动器2、双转动轮3、安装支架7、可伸缩柔性梁4、加速度传感器5及放大型压电堆驱动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0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连续在线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防振型减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