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叠铆定子加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0541.3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蔡人杰;卢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0 | 分类号: | B21D39/00;B21D43/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加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叠铆定子加压机构。
背景技术
在叠铆产品的生产中,很多情况下要求叠铆产品具有良好的拉力,即叠铆产品不易散落,以便于其在后续工作中的运送装配。然而很多情况下利用模具直接生产出的叠铆产品拉力无法满足相应的要求,导致叠铆产品不能在后续的工序中进行有效的运送和装配,以及还需将散落的叠铆产品进行再处理,从而浪费了人工,同时还降低了工作效率。那么不仅减少了需额外增加的工序,而且减少了人力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铆定子加压机构,有效的增加了叠铆定子的拉力,提高了运送装配的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叠铆定子加压机构,包括传送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进料槽、工作槽、出料槽、气缸一和气缸二,所述工作槽的两端分别为存料区和挤压区,所述进料槽垂直连接于存料区,所述出料槽垂直连接于挤压区,所述气缸一设于存料区,可将叠铆定子推向挤压区,所述气缸二设于挤压区,可将叠铆定子推入出料槽;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挤压块和油缸,所述挤压块设于挤压区的上方,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挤压块,并驱动挤压块上下移动。将本实用新型的进料槽直接连接在生产叠铆定子的设备上,使得叠铆定子生产后可直接被进行加压操作,以增加其本身的拉力,使其在后续的工序中不易散开,从而方便了后续的工作,以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进料槽朝向工作槽一端的高度低于其背向工作槽一端的高度。该设置可使得叠铆定子可自动的滑至存料区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气缸一和气缸二的活塞杆上均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上设有橡胶垫。该设置可使得气缸一和气缸二与叠铆定子之间为柔性接触,对叠铆定子起到保护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挤压区的底部设有垫块。该垫块可加强挤压区底部的结构强度,减轻挤压区的底壁发生形变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叠铆定子加压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叠铆定子加压机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叠铆定子加压机构,包括传送组件和压紧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进料槽1、工作槽2、出料槽3、气缸一4和气缸二5,所述工作槽2的两端分别为存料区21和挤压区22,所述进料槽1垂直连接于存料区21,实现与进料槽1和工作槽2的连通,所述出料槽3垂直连接于挤压区22,实现工作槽2与出料槽3的连通,所述气缸一4通过支架设于存料区21,可将叠铆定子7推向挤压区22,所述气缸二5通过支架设于挤压区22,可将叠铆定子7推入出料槽3;所述压紧组件包括挤压块6和油缸,所述挤压块6设于挤压区22的上方,所述油缸的活塞杆连接于挤压块6,并驱动挤压块6上下移动,油缸安装于相应的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槽1朝向工作槽2一端的高度低于其背向工作槽2一端的高度,即进料槽1为倾斜设置,倾斜设置可使得叠铆定子7在进料槽1内自行滑动,工作槽2和出料槽3均为水平设置,水平设置可使得叠铆定子7在没有外界作用力时,可处于静止状态,以便于叠铆定子7的暂时存放和挤压,其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实用性较高,可起到高效的挤压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4和气缸二5的活塞杆上均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上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区22的底部设有垫块(说明书附图未标注),即该垫块起到加厚的作用。
综上所述,将进料槽1连接在叠铆定子7生产设备的出料口上,叠铆定子7生产完成后自动进入进料槽1,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至存料区21,气缸一4推动存料区21处的叠铆定子7进入挤压区22,启动油缸推动挤压块6往下挤压叠铆定子7,最后再利用气缸二5将叠铆定子7推出挤压区22,进入出料槽3进行收集,该过程操作简单,并且给叠铆定子7起到压紧效果,使其本身的拉力得到显著的提高,满足了后期工序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后期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05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流管导流板冲模可调节上油装置
- 下一篇:螺密板铆合机检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