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套件和试剂盒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4172.5 | 申请日: | 2017-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0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承志;王新华;庞椿燕;郭杜妮;李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 | 分类号: | G01N33/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蔡蓉 |
地址: | 102100 北京市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赤霉烯酮 定量 检测 套件 试剂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套件和试剂盒,涉及试剂盒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套件将时间分辨荧光微球置于由密封膜、管体的且位于环形凸缘下方的内壁以及管体的底壁构成的容纳室内,可以防止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振动导致的粉末状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分散到管体开口或黏附到管体内壁上,有助于避免材料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剂盒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赤霉烯酮定量检测套件和试剂盒。
背景技术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又称F-2毒素,它首先从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分离得到。玉米赤霉烯酮其产毒菌主要是镰刀菌属(Fusarium)的菌侏,如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和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黄色镰孢(Fusarium culmorum)、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半裸镰孢(Fusarium sernitectum)、茄病镰孢(Fusariumsolani)等菌种。镰孢菌属种在玉米繁殖一般需要22%-25%的湿度。
玉米赤霉烯酮不但可以由霉菌产生,而且在许多高等植物体内也存在,并且是做为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来调控植物的生长。例如小麦、大豆、棉花等植物,在开花的时候玉米赤霉烯酮达到峰值。在不断的研究当中表明: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与作物光期诱导作用是十分密切的。例如在玉米赤霉烯酮含量达到高峰后移栽的长田诱导下的冬小麦都能正常抽穗,在峰值出现前移栽的冬小麦最终则不能开花。
玉米赤霉烯酮在体内有一定的残留和蓄积,一般毒素代谢出体外的时间为半年之久,造成的损失大、时间长。所以,做好必要的防毒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第一,控制饲料的质量。一般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的直接原因是饲料中有霉变的特别是由赤霉污染的玉米、小麦、大豆等。所以,在使用这些原料为主的饲料时就应当注意检测,一旦发现就不应再使用。第二,注意饲料的储藏。在南方的一些地区,高温多雨的气候为霉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储藏不当的时候也会引起赤霉污染现象发生。对于这些饲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下,并采取一些人为的方法防止赤霉的污染。第三,对于已发霉的饲料一般不再使用,如果实际条件还需要使用,可将饲料放入10%石灰水中浸泡一昼夜,再用清水反复清洗,用开水冲调后饲喂。同时应注意用量不应该超过40%。目前,一般都采取液相和气相色谱的方法进行测定。测定的方法较为复杂,对仪器的要求也很高。
免疫层析(lateral flow immunoassay,LFIA)快速检测试纸条多以胶体金、彩色乳胶微粒或者荧光素作为标记物。基于胶体金标记技术开发的快速检测产品,存在灵敏度低,只能定性或者半定量,批间差异较大等问题;彩色乳胶微粒虽然批间差有所改进,但灵敏度依然较低,也只能定性或半定量;基于荧光素标记技术的免疫层析灵敏度有了较大提高,也能进行定量检测,但是由于样本中含有较高的荧光本底信号,且stock位移较小,会对检测产生较大的影响。
时间分辨荧光(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TRF)是一种非同位素荧光标记物,与普通荧光相比,具有stock位移大,荧光寿命长等特点,可以有效的避免样品中的本底荧光,以及激发光等杂散光的影响。它用镧系元素标记抗原或抗体,根据镧系元素螯合物的发光特点,用时间分辨技术测量荧光,同时检测波长和时间两个参数进行信号分辨,可有效地排除非特异荧光的干扰,相比普通荧光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由于其高灵敏度,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代替了放射免疫分析。
目前存在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和免疫层析技术结合的检测方法,其主要是将抗原或抗体与时间分辨荧光微球分开包被在试纸条的不同位置上,检测时将待测样品加到试纸条上,让待测样品中的目标物质与抗原或抗体在试纸条上反应,在层析的过程中,时间分辨荧光微球才结合到抗原或抗体上,这样的检测方式不利于针对多种物质的同时检测,且待测物与抗原或抗体在试纸条上反应存在反应不充分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合益康(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41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皮卡车用可折叠的车厢盖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思想政治宣传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