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8293.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1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9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华;王银堂;潘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E03F1/00;F03B13/00;F03B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傅朝栋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地丘陵地区 雨水 发电系统 雨能 雨水资源 蜗壳 本实用新型 有效地实现 水力发电 发电设施 发电效率 环境友好 双重功能 水流流速 引水明渠 雨水势能 明渠式 压力式 水箱 储水 调压 地势 水电站 发电 投资 便利 施工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包括明渠式和压力式两种形式。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充分利用山地丘陵地区的地势雨水势能,将雨水资源开发与水力发电相结合,形成“雨水电站”,能有效地实现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结构简单、环境友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等优点。所采用的引水明渠与蜗壳具有投资低廉和施工便利等优点,产生的蜗壳效应提高了水流流速,进而提升了发电效率;水箱具有调压和储水双重功能,从而减少了雨水发电的复杂性,降低了雨水发电设施的投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资源开发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特别是一种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人们对于洪水的恐惧引发了他们对于河流的改造和渠化。美国的洪水灾害比较频繁,在半个多世纪里的雨水利用方式主要是工程方式,包括渠化的河流、加高的防洪堤坝等等。我国也出现了大量为了单一的防洪目的而建设的防洪堤坝、泄洪渠等等。但是,随着这些资金的投入和对河流的改造,洪涝灾害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成倍增加,这使得许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工程措施的不足,提出应更多依靠非工程措施,并把雨水利用与国土规划、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目前,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都是树木花草。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在城市雨水滞留、集蓄利用及人工促渗补充地下水领域,无论在研究还是在工程经验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应用中不断总结完善。总而言之,目前国内外对雨水资源的利用大部分还只是停留在水资源的天然职能上,与水力发电结合起来的综合利用需要引起更多关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
山地丘陵地区雨水雨能发电系统,采用明渠式设计,包括房屋屋面、路面、屋面集流管、窨井盖、集水池、路面集流管、集流支管、集流总管、引水明渠、溢流孔、蜗壳、尾水管、发电机、转轮、导水部件、输出线路、控制闸门、挡水墙、屋面地基、集水池地基、集流支管地基、引水明渠地基、水轮发电机地基、窨井盖拦污栅、集水池拦污栅,房屋屋面与集水池通过屋面集流管相连接,路面与集水池通过路面集流管相连接,集水池、集流支管与引水明渠通过集流总管相连接,引水明渠与集流总管相连的一端设有挡水墙,引水明渠另一端与蜗壳相连接,引水明渠与蜗壳之间设有控制闸门,挡水墙和蜗壳的上部设有溢流孔,在蜗壳的中心处设有水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包括发电机、转轮、导水部件,在水轮发电机底部设有尾水管,在发电机上设有输出线路,房屋屋面建在屋面地基上,集水池建在集水池地基上,集流支管建在集流支管地基上,引水明渠建在引水明渠地基上,水轮发电机建在水轮发电机地基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窨井盖上设有窨井盖拦污栅,集水池上设有集水池拦污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82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生间水循环利用系统
- 下一篇:海绵城市雨水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