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9390.8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戚鲁华;田玉良;邹子龙;魏国强;芮东;周建彬;杨宏;张宏;高凤刚;张建强;马晓斌;陆娟;徐圣明;赵炳勋;刘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刘玥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管出管 自动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腐生产线海管出管,特别涉及一种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防腐车间涂敷区四站出管,是由人工操作。目前的人工操作方式为人机交叉作业、存在安全隐患。且根据以往生产经验,平均两个月会出现一次误操作,每一次误操作会造成3根废管,停机半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效能高、性能优异的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平行设置的四区传动线和四站平台,将海管从所述四区传动线翻转至所述四站平台的翻管摇臂,PLC控制装置,所述PLC控制模块包括中央处理器单元,与中央处理器单元相连接的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位于所述四区传动线的前半部设置有加速触发传感器,位于所述四区传动线的末端设置有翻管触发传感器;所述加速触发传感器、所述翻管触发传感器并列连接至所述PLC控制装置的输入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的输出模块并列连接有加速继电器、翻管继电器、警示铃继电器、警示灯继电器,所述加速继电器与所述四区传动线的变频器相连接,所述翻管继电器与所述翻管摇臂的气动电磁阀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装置,所述中央控制装置设置有手动/自动转换开关,加速按钮、翻管按钮、急停按钮,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加速按钮、所述翻管按钮、所述急停按钮并列连接至所述PLC控制装置的输入模块。
所述加速触发传感器和所述翻管触发传感器的布置位置能调整以适应于防腐生产线生产多种管径、不同长度的海管。
所述PLC控制装置由外部220V交流电电源直接供电。
所述加速继电器、所述翻管继电器、所述警示铃继电器、所述警示灯继电器由外部24V直流电电源直接供电。
所述加速触发传感器、所述翻管触发传感器由外部24V直流电电源直接供电。
所述手动/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加速按钮、所述翻管按钮、所述急停按钮由外部24V直流电电源直接供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自动控制逻辑合理,具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技术可靠,工艺完善,抗干扰能力强。减少或避免了,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废管的产生。根据以往生产经验,平均两个月会出现一次误操作,每一次误操作会造成废管3颗,停机半小时。通过改造,自动出管技术完善了现有钢管防腐生产线工艺,提高我公司生产能力,给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2)自动控制取代人工操作,可有效节省操作人员1名,降低人工成本和安全风险。防腐车间产生每天按8个小时,如果由人工作业,每天需要支付300元左右,每个月需要6600元。改为自动化后,减少一个操作人员,从年工作成本来看,可以节省七万余元的费用,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3)结构紧凑的机电一体化设计,充分利用了现有的机电设备。
(4)有效的降低了生产成本,保证了产品质量。
(5)四区传送带的传感器位置(左.右.上.下)可调节,适应于防腐生产线生产多种管径、不同长度的海管。
(6)具有适用范围广、精度高、安全性好的优点,可自动完成海管的传输、翻转作业。被控设备的工艺过程和机械的动作完全满足生产需求,已成功应用于BZ13-1支QK18-1长输海管解卡项目的生产。可以在公司内的其他车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PLC控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海管出管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四区传动线、四站平台,翻管摇臂,以及PLC控制装置和中央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四区传动线和所述四站平台平行设置,所述翻管摇臂设置有两台,分别位于海管的两端,用于将海管从所述四区传动线翻转至所述四站平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海油发展珠海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93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行车记录仪(H36)
- 下一篇:行车记录仪(H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