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净化结构及包含其的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9784.3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7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德玲;封宗瑜;马友河;肖利容;王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08 | 分类号: | B03C3/08;B03C3/43;B03C3/47;B03C3/6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 代理人: | 闫聪彦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结构 包含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净化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采用过滤的方式,由于滤网网孔的客观存在,使得小于网孔直径的悬浮颗粒仍能透过滤网而无法实现高效净化,另外过滤技术还存在风阻大、二次污染、频繁更换滤网所带来的二次消费等缺陷。随着空气净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能解决上述弊端的静电除尘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受到了研究人员们的广泛青睐。
静电除尘技术是利用高电压产生的强电场使空气发生电晕放电,空气电离后产生的带电离子与悬浮颗粒物结合,其中大多数悬浮颗粒物获得负电荷并最终沉积在阳极集尘板上。虽然静电除尘技术具有无耗材、风阻低、杀菌消毒效果好等诸多优点,但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多采用线放电这一常规的丝-板结构(如图1所示),电晕丝越细,放电效果越好,臭氧产生量也越小,然而过细的电晕丝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断线的问题。为此,现有技术又研发了针-板结构,放电针不易断且还可以做的非常细以降低放电电压及臭氧产生量,但是常规放电针所产生的等离子量较少,不能满足净化要求;另一方面,放电针的尖端长时间放电后,由于发热和离子溅射的双重作用会导致尖端易于钝化,也容易发生微弧放电现象;第三方面,为确保除尘效果,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多设置有用于二次吸附灰尘的排斥极(具体见图1),由于排斥极的存在,无疑增大了设备的体积。
鉴于此,如何对现有的静电除尘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不足,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针-板式空气净化装置所存在的等离子体产量少、净化效能低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等离子体产量大、净化效能高的电净化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空气净化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净化结构,包括,
第一电极板组件,包括若干第一电极板,
第二电极板组件,包括若干具有尖端的第二电极板,所述第二电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极板间隔交替设置,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具有电位差,所述尖端在所述电位差的作用下产生电晕放电;
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尖端在由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板所在的平面围成的空间内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与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板面相对设置,所述尖端平行于所述第一电极板运动。
优选地,每秒钟所述尖端的运动距离不小于相邻两个所述尖端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尖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保持相对静止。
优选地,所述尖端沿所述第二电极板的长侧边均匀设置,且所述尖端平行于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板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优选地,在所述第二电极板的两侧板面上错位设置有所述尖端。
优选地,所述尖端与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一体成型;或者
所述尖端由电晕针形成,所述电晕针光滑连接在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上。
优选地,所述尖端的高度为1~20mm,相邻两个所述尖端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m。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的长侧边在所述第一电极板上的正投影距离所述第一电极板的长侧边0~3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光催化剂层。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第一电极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所述第二电极板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组件上并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往复运动。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上述电净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净化结构,通过设置可驱动第二电极板的电晕放电尖端相对于用于吸附灰尘的第一电极板运动的驱动组件,并确保该尖端在由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板所在的平面围成的空间内运动,由此可使本实用新型的电晕放电尖端在运动状态下所产生的等离子体量与线放电的等离子体产量相当,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净化结构能够达到线放电的净化除尘效果,有效解决了电晕针容易钝化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97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压力容器封头的封头缩口机
- 下一篇:家用空调电器盒侧板成型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