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1265.6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9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庄艳峰;劳兴方;陆明忠;夏育火;刘晨;陈映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9/38 | 分类号: | H01H19/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 负极 切换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极换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实验室等场合接电都采用单线连接的方式,即以插头的方式当独连接,可以对电线进行加长,另外,由于采用单独接线的方式,其可以通过将接头拔出互换后进行正极、负极互换。
其设置虽然简单,使用也非常方便,但是在将接线正负极切换时,需要将插头各自拔出,然后进行交换插接,使用起来仍然会较为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有效地解决传统正、负极电源单插口在正负极转换插接时需要拔出插头,步骤繁琐,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包括设有接入孔的外壳以及与接入孔螺纹连接的正负极转换器,所述正负极转换器上设置有正向通电线路和反向通电线路,所述正向通电线路和反向通电线路上的接头沿正负极转换器上的螺旋方向设置,所述接入孔内设置有导电片,所述导电片与正向通电线路连接形成正接、与反向通电线路连接形成反接,所述正接和反接随正负极转换器的转动而相互交替。
如此设置,通过正向通电线路或反向通电线路与导电片连接,然后通过转动正负极转换器,使得正向通电线路和反向通电线路与导电片间可以进行交替,当正向通电线路与导电片连接时正接,当反向通电线路与导电片连接时反接,当导电片与正向通电线路或反向通电线路都错开时断路,以此通过转动的同时带动正负极转换器发生高度上的位移实现电源的正负极的切换。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正负极转换器上设置有两贯穿设置的上导电通槽,两上导电通槽平行设置,所述正向通电线路包括导电弹簧和两金属导电珠,所述导电弹簧插设于上导电通槽中,两所述金属导电珠抵压于导电弹簧的两端。
如此设置,通过导电弹簧和两金属导电珠来作为正向通电线路,利用导电弹簧的弹性力来保持金属导电珠与导电片的接触。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正负极转换器上设置有两贯穿设置的下导电通槽,所述反向通电线路和正向通电线路的结构相同,其中,两所述下导电通槽呈弧形且交错设置。
如此设置,通过弧形的设置,来避免在交叉的同时造成两导电弹簧接触造成短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电片上设置有可供金属导电珠嵌入的凹槽。
如此设置,通过凹槽设置使得金属导电珠可以嵌入,从而提高接电的稳定性,避免晃动或不小心触碰时造成断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导电通槽和下导电通槽的直径大于金属导电珠的直径。
如此设置,使得金属导电珠可以在导电弹簧的作用下在上导电通槽和下导电通槽中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上导电通槽和下导电通槽的两端均设置有挡片,所述挡片上设置有直径小于金属导电珠直径的通孔。
如此设置,挡片设置避免金属导电珠脱离上导电通槽和下导电通槽,便于正负极转换器安装到外壳上。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正负极转换器上设置有一字旋钮。
如此设置,通过一字旋纽便于转动正负极转换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入孔顶部的外侧相设置有标识“=”与标识“x”。
如此设置,通过标识“=”与标识“x”分别对应正向通电线路与反向通电线路,即一字旋钮指向标识“=”时正接,一字旋钮指向标识“x”时反接。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接入孔设置有四个,以两个为一组分别设于外壳的两侧。
如此设置,便于将电源正负极切换开关接入到电路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源正负极切换装置内部正向通电线路与电源输出极性相同、反向通电线路与电源输出极性相反,通过正向通电线路与反向通电线路上下转换达到电源正负极切换的目的。使正负极转换插接时无需拔出插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源正负极切换装置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正负极转换器的结构图;
图3是正向通电线路剖视图;
图4是反向通电线路内部结构图与剖视图;
图5是反向通电线路剖视图;
图6是外壳的结构图。
图中,1、外壳;2、接插孔;3、一字旋钮;4、正向通电线路;5、反向通电线路;6、接入孔;7、内螺纹;8、正负极转换器;9、导电片;10、标识“=”;11、标识“X”;14、金属导电珠;15、外螺纹;16、上导电通槽;17、导电弹簧;18、挡片;19、下导电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渗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12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开关结构
- 下一篇:能够安装于不同导轨的分断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