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5217.4 | 申请日: | 201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6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于富友;孙绪强;李培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邑海洋水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0 | 分类号: | B01D21/00;B01D21/30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44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61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沉淀 多用途 管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会用到加药池、反应池和沉淀池等多种池体结构,为了便于污泥回流及排空,会在加药池、反应池和沉淀池等池体之间安装流通管路及相应的控制阀。例如在高效沉淀池及加药池之间会安装连接排空管线与回流管线,且排空管线与回流管线是分别独立安装的,两种管线系统功能单一,即回流管线在进行污泥回流时使用,排空管线仅仅在排空时使用,且在进行排空维护时,单纯利用沉淀池内污泥及污水的重力辅助排空,当高效沉淀池内污泥及污水的水位线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压力减小,因此辅助排空耗时长,且多种管线系统均不可避免的会安装多个阀体进行相应的控制,上述结构不方便管线的维护,同时还增加了污水处理的投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线少、有助于减少阀门安装量、排空速度快、效率高的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布置于加药池、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包括围绕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设置的多用途管,所述多用途管一端连通至所述加药池,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外部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多用途管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回流支管,所述回流支管上对应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进液端与出液端的管路上分别对应安装有回流阀,所述沉淀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加药池与所述多用途管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对应设有排空阀,所述多用途管还连接有排空动力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排空动力装置包括连通在所述多用途管上的动力外排管,所述动力外排管自进液端至出液端依次安装有动力外排阀和动力外排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与所述动力外排管并联设有辅助外排管,所述辅助外排管上安装有辅助外排阀,所述辅助外排管的出液端连接至所述动力外排泵出液端的管路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药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分别设置为两个,两所述加药池之间连通设有配水井。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沉淀池的所述回流管对接设置,所述回流支管设置为三个,所述回流支管与所述回流管连接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回流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布置于加药池、反应池和沉淀池之间,包括围绕所述反应池和所述沉淀池设置的多用途管,所述多用途管一端连通至所述加药池,所述沉淀池内安装有延伸至所述沉淀池外部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与所述多用途管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回流支管,所述回流支管上对应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回流泵进液端与出液端的管路上分别对应安装有回流阀,所述沉淀池、所述反应池和所述加药池与所述多用途管之间还分别连接有排空管,所述排空管上对应设有排空阀,所述多用途管还连接有排空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各阀体的控制,可以实现多用途管排空和回流通用,在设备维修需要排空时,通过排空动力装置和回流泵的配合,可以将任一个池子或者几个池子在短时间内排空,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维护时间,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药池;2-反应池;3-沉淀池;4-多用途管;5-配水井;6-回流管;7-回流支管;8-回流泵;9-回流阀;10-沉淀池排空管;11-沉淀池排空阀;12-反应池排空管;13-反应池排空阀;14-加药池排空管;15-加药池排空阀;16-动力外排管;17-动力外排阀;18-动力外排泵;19-辅助外排管;20-辅助外排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高效沉淀池多用途管线,布置于加药池1、反应池2和沉淀池3之间,包括围绕所述反应池2和所述沉淀池3设置的多用途管4,所述多用途管4一端连通至所述加药池1,为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本实施例中所述加药池1、所述反应池2和所述沉淀池3分别设置为两个,两所述加药池1之间连通设有配水井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邑海洋水业有限公司,未经昌邑海洋水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5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制油滤油机吸泡回油机构
- 下一篇:斜管双梁承重装置